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六大交易所:决不会为应对竞争降低上市门槛
  • 人民币汇率 专家激辩是否低估
  • 中国经济 保持合理增速 更重增长质量
  • 走出去战略 资本市场为民企添“底气”
  • 这一课,值!
  • 区域经济 三省市领导畅谈后危机时代发展格局
  •  
    2010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特别报道
    六大交易所:决不会为应对竞争降低上市门槛
    人民币汇率 专家激辩是否低估
    中国经济 保持合理增速 更重增长质量
    走出去战略 资本市场为民企添“底气”
    这一课,值!
    区域经济 三省市领导畅谈后危机时代发展格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民币汇率 专家激辩是否低估
    2010-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唐真龙 石贝贝 ○编辑 衡道庆

      人民币汇率

      专家激辩是否低估

      ⊙记者 唐真龙 石贝贝 ○编辑 衡道庆

      

      人民币是否被低估?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何时将进行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该如何走?针对这些热门话题,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和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代表鲍泰利在昨日举行的“2010沃特金融峰会”上进行了激烈辩论。

      “其实在国际上对于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测算的方法也不一样,我也关注海外有些学者进一步就模型进行分析,模型分析更多的是注意贸易流量,没有注意金融的流量。”对于人民币是否被低估,夏斌表示,如果人民币一下子大幅升值,无论是对中国还是美国以及世界经济都没有好处。因为现在中国对美国出口利润一半以上是美国在中国的投资企业创造的。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50%,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复苏也对世界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如果人民币一下子大幅度升值而带来经济降温,对于世界经济、包括对于美国的消费者都是不利的。

      与夏斌的观点不同,鲍泰利则表示人民币币值目前是被低估的,但他同时表示自己并不知道人民币被低估的程度。“中国政府现在一直想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国一直是在买进美元,我们根据种种迹象,有理由说人民币是被低估的。”鲍泰利表示。他认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作为规模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如果汇率盯住另外一个货币,将会限制自身货币发展的自由。他认为中国目前应该采取灵活的汇率政策,而不应该仅仅盯住美元。

      对于鲍泰利的观点,夏斌给予了回应。他指出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确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但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否应该尽快回到危机之前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之下,他认为思考清楚。夏斌表示,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中国首先需要加快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才能逐步过渡到“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

      在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当前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是中国为了应对危机而采取的一揽子政策的一部分,这个政策迟早有退出的时候。对于政策退出的时机,目前各方均高度关注,人民币何时会放弃盯住美元重新回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对于这一问题,鲍泰利表示,也许7月将是一个重要的月份,因为中国两次汇率变革都是在7月份发生,即2005年7月由固定汇率过渡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而2008年7月重新与美元挂钩。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该如何走的问题,夏斌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中国需要做好几件事情:首先,做好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改革。他特别指出,中国目前应该尽快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扩展开,不应该采取目前试点的方案,而是在有条件的省份全面放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其次,应该想办法让人民币走出去,可在考虑对一些国家采取人民币贷款、人民币投资、人民币境外援助的方式。第三,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应该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上让人民币进行完全自由的交易。第四,必须为人民币投资和储备功能开辟渠道。他建议在债券市场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