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焦点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专版
  • 11:专版
  • 12:观点·专栏
  • 13:圆桌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书评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市场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T1:特别报道
  • T2:特别报道
  • T4:特别报道
  • 新动向 新希望
  • 消费品行业关注度提升
  •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 颠覆传统思维方式
  • 大盘股不能割 小盘股不要跟
  • 提防上海市场的突破
  • 遗失启事
  • 股金在线频道周末荐股
  •  
    2010年4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开市大吉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开市大吉
    新动向 新希望
    消费品行业关注度提升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颠覆传统思维方式
    大盘股不能割 小盘股不要跟
    提防上海市场的突破
    遗失启事
    股金在线频道周末荐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颠覆传统思维方式
    2010-04-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伟君

      ⊙潘伟君

      

      每个投资者在投资股票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研判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喜欢做短线的朋友来说,更在乎一些技术面上的变化。由于技术面企图反映市场短期供求关系的变化,所以分析技术面就是分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股票市场已经历了200多年,因此林林总总的短线方法多如牛毛,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其思维的方式几乎是一样的,典型的就是提出一些条件,一旦这些条件满足,那么就是买卖时点,其实我们很多投资朋友自己也会有一套与他人完全不同的类似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些像数学定理,只要条件满足结论就成立了,但这是误区。

      数学定理是经过严格证明的,未被证明的只能称为猜想。尽管很多技术分析都有条件和结论,但很遗憾,我们至今没有找到一种技术分析的方法是被严格证明的,换句话说这些方法不过是一些出现频率稍高的市场现象而已。

      在物理学中有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定律或原理,定律与定理不一样,定律不需要严格的科学论证,似乎技术分析也可以称之为定律,但这同样不靠谱。

      定律是一种规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进行试验,只要条件满足那么结论必然是成立的,然而技术分析却不是。举个简单的例子,技术分析告诉我们,当相对强弱指标(RSI指标)超过80是卖出信号,也就是说只要满足条件(RSI>80),那么结论就是股价要下跌。然而我们知道实际上股价不一定下跌,这样结论就不是唯一,所以不能称为定律。当然方法也提示我们,RSI指标也有钝化的时候,就是当RSI大于80的时候股价并不下跌。如果加上这一个结论我们得到什么?

      如果RSI〉80,或者股价下跌或者股价不下跌。

      这个结论等于没有结论,因为股价不是下跌就是不下跌。

      其实这种情况在技术分析中经常出现。比如在波浪理论中,第5上升浪既可以创新高也可以失败,就是低于第3浪的高点,这句话也跟没有说是一样的。

      股价是由交易双方确定的,每一个交易者都有各自的买卖理由,因此分析股价走势是不可能有任何定理或者定律的。与其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花在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上面,还不如把我们的思维方式颠覆一下,换一种方式来分析市场。

      短线操作的关键就是供求关系的演变,所以我们研判的前提就是看懂市场的交易。

      放弃技术分析的思维方式,我们把分析的进程提前到盘中交易的时候,而且事先不设定任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不是被动的等待某些所谓条件的出现。我们要关心的就是一些非自然交易细节,因为细节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元素。然后通过分析这些细节来获取市场供求关系的信息,从而能够让我们看懂市场。既然把市场看懂了,那么投资策略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很多投资朋友觉得细节分析的方法难以把握,其实这只是一个思维方式改变的问题,只要我们习惯了就会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威力和实用。即将出版的《细节分析》一书系统地梳理了这一简单而又朴素的方法,使之更有条理性,更有实战意义。

      与技术分析相比,细节分析没有任何束缚。尽管一个非自然交易细节有可能提供多种可能性,但只要多分析一些这样的细节,可能性就会逐步减少。细节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尊重客观的思维方式,尽管颠覆了传统的技术分析思维方式但很实用而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