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大智慧封面
  • 2:大智慧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个股点评
  • 7:个股点评
  • 8:大智慧基金
  • 从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寻找投资机会
  • “破发”“腰斩”带来结构性反弹机会
  • 一周强势股排行榜
  • 散户再度接盘
    市场难续反弹
  • 一周概念板块相关数据一览表
  • 一周大盘资金净流出92.4亿元
  • 短期内将继续横盘震荡
  • 中牧股份(600195)兼具蓝筹特征的生物技术股
  •  
    2010年6月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大智慧大鳄猎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大智慧大鳄猎物
    从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寻找投资机会
    “破发”“腰斩”带来结构性反弹机会
    一周强势股排行榜
    散户再度接盘
    市场难续反弹
    一周概念板块相关数据一览表
    一周大盘资金净流出92.4亿元
    短期内将继续横盘震荡
    中牧股份(600195)兼具蓝筹特征的生物技术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破发”“腰斩”带来结构性反弹机会
    2010-06-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上海证券 彭蕴亮
      全国医保基金收入
      医药行业细分子行业增速

      □上海证券 彭蕴亮

      

      本周大盘走势曲折,上证指数在2500点附近反复震荡。我们认为楼市调控预期升温、央票利率上升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市场流动性在短期内偏紧,系统性风险较大。但从个股板块运行来看,涨停板块公司数量较多,不少新股、次新股在“破发”甚至“腰斩”之后出现底部特征;而生物医药板块在政策即将出台的背景下走势相对强劲,可在轻仓的基础上谨慎参与反弹机会。总的来看,短期内流动性紧张,轻仓参与,“现金为王”是主要操作上的首要策略。

      新股“破发”带来交易型机会

      从走势上看,由于大盘持续调整,在市道低迷期上市的新股、次新股“破发”现象层出。大幅调整后,近期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出现大面积破发,不少公司跌幅超越大盘。由于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成长性相对良好,不少公司具有一定行业垄断性,在破发之后,将会迎来一定的交易型机会。

      从走势上看,不少新股破发甚至被“腰斩”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发行估值偏高。虽然较前一时期发行的一些大盘股已经有所降低,但与二级市场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处于高位。在股市总体走势又不那么理想的情况下,其上市自然很难得到投资者的认同,因此破发也就成为某种必然。也因为这样,“破发”之后其高估值风险已经被充分释放,具有一定的超跌反弹机会。

      从基本面看,新股破发甚至被“腰斩”之后,风险大幅释放,对应的交易型机会相应增加。风险与收益原本就是相对应的。申购新股无风险而有高收益,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有违市场经济的规律。而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得以延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新股发行受到比较多的人为控制,往往节奏比较慢,导致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新股发行价格上,通常也比较多地强调“给二级市场留出一定的空间”,也就是对发行价进行“窗口指导”,为其上市后的上涨预先提供空间。而在现有的格局中,作为发行人与承销商,以及参与询价的机构在客观上都有推高发行价的内在冲动。于是,大规模的高价发行成为当今市场的一种常态,而这样一来,新股上市后的破发也就不可避免了。在这里,实际上是实现了在新股申购上收益与风险的平衡。随着新股申购收益率的降低,大批资金将在二级市场寻找超跌反弹机会,将使得“破发”新股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机会。

      从“破发”新股的行业选择来看,我们偏向于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等相对抗跌的兴新产业板块。我们注意到,2010年全球消费类电子的互联网气息越发浓郁,PC、通信等产业纷纷“触网”。通信产品、计算机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向3C融合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曾经遥不可及的3G手机、多媒体家庭电脑、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电子产品迅速走进了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之中,种类繁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还在不断涌现。而物联网产业将是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产业,甚至超过互联网30倍。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是实现物物相连,智能化的一种网络,去年11月已经被确定为中国今后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中国的企业 正积极致力于推动该技术由“概念”向“产业”的转化。江苏、上海等地在长三角拉开了场占领物联网高地的 “战争”,华中地区成立“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高校抱团抢占物联网产业有利地位,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也努力利用物联网实现 加工制造过程的精准控制、精益运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与此同时,环渤海区域也在积极筹备物联网技术的 产业落地,建议适当关注兴新产业当中的“破发”新股。

      生物医药板块具有全球竞争优势

      从走势上看,虽然本周大盘表现差强人意,但由于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即将出台,生物医药指数表现强势,可以在未来的行情当中谨慎关注。

      从目前医药行业的全球竞争格局来看,美国拥有药品专利优势,欧洲拥有工艺优势,发展中国家拥有成本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又以印度和中国为首,目前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原料药第一大生产国,而全球原料药消耗量接近2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在增长,我国能生产的原料药有1400多种,90%主要供应国际市场,占全球原料药贸易额的1/4左右,60多种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在全球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市场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世界原料药市场的重要出口商。与印度相比,我国原料药企业的劣势在于应用能力较弱,理解和进入规范市场的步伐不够迅速,印度企业具有更强的化学合成技术和更丰富的国际仿制药行业经验,但是我国企业在发酵工艺和中间体生产方面有优势,同时拥有更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更快的市场增长速度。在这种国际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医药行业未来的优势明显,在生物医药振兴规划出台后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从国内历年来的销售收入增速数据来看,医药各子行业分别呈现出不同发展速率。首先中药饮片加工和生物制品行业近年来一直维持高于行业增速的态势发展,其中中药饮片行业在2004年增速还低于整个行业的平均增速,仅有个位数的增长,不过增速一路提升,截止到2010年2月增速为31.60%,其中在2009年2月还出现了高达73.79%的同比增长。而生物制品行业则由于属于医药中的新兴行业,增速一直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尽管在2007年05月-2009年05月这期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行业增速与平均水平相近,但随着经济的复苏,生物制品行业增速再次与行业平均水平拉开差距,截止到2010 年02月,生物制品行业增速为37.80%,位居所有子行业之首,在行业政策出台的背景下,我们建议可谨慎关注生物医药板块。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近期楼市调控预期升温,市场流动性偏紧,央票利率上升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系统性风险较大。我们应该在控制性风险的基础上轻仓参与反弹,在下跌势道以回避风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