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欲借团队优势翻身 QDII基金打造中外“黄金搭档”
  • 星展银行主席:亚洲经济正恢复性反弹
  • 期指时代首只标准沪深300指数基金(LOF)获批
  • 市场动态
  • 2500点附近基金“筑底”论升温
  •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68)
  • 37.9亿股限售股下周解禁 南航将实现全流通
  • 李稻葵:欧债危机不会导致二次探底
  •  
    2010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欲借团队优势翻身 QDII基金打造中外“黄金搭档”
    星展银行主席:亚洲经济正恢复性反弹
    期指时代首只标准沪深300指数基金(LOF)获批
    市场动态
    2500点附近基金“筑底”论升温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68)
    37.9亿股限售股下周解禁 南航将实现全流通
    李稻葵:欧债危机不会导致二次探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500点附近基金“筑底”论升温
    2010-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弘文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弘文 ○编辑 张亦文

      

      随着A股市场在2500点附近的止跌回稳,基金的“筑底”言论也多了起来。

      

      底部特征开始出现

      交银主题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史伟认为,A股跌到当前位置,已初步具备一些底部特征。2010年,市场在折腾了一段时间后,或将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机会。

      史伟认为,当前市场已经显现出4个底部特征。第一,本轮指数(沪深300)下跌幅度已达到24%之多,应该说跌幅已经很深。

      第二,从当前估值水平来看,估值已经跌到15倍左右,动态市盈率已与2008年1664点的时候相差不多,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对市场已有一定的支撑。

      第三,目前机构跟个人投资者的仓位普遍都已降低,在一个仓位不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杀跌的动力应该不是特别强。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基金仓位降到最低限度时,往往是市场的底部。

      第四,近期市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恐慌性抛盘,而理性的投资者就没有必要再恐慌了。

      “虽然出现底部特征并不一定意味着短期一定见底,也不一定意味着短期一定反弹,但价值型的投资机会的确已经显现。”史伟说。

      

      宏观经济仍在支撑

      但同时,虽然关于政策的担心仍在继续,不过,场内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并不太坏。

      上投摩根纯债基金王亚南表示,近日的市场上涨是对前期超跌的一次正常反应。但目前宏观经济数据整体良好,已公布的4月经济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在经历一季度高点之后,同比和环比呈现逐季回落态势。由于预计到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和出口的回落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当季增长存在一定下行风险,但由于政策存在缓冲空间以及美国目前复苏形式良好,经济重复2008下半年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全年GDP的增速仍有望接近10%。

      申万巴黎基金也认为,大幅向下的系统性风险大幅下降。虽然目前市场引发的短期估值修复行情没有结束,影响市场的几大负面预期并未得到有效缓解,趋势性机会仍未明朗,但6月份以来政策进入观察期不再紧缩,而房地产在度过成交量降至冰点,之后继续大幅萎缩的可能性较小。

      在此阶段,基金显然更多地从投资价值角度去看待。史伟指出,就短期而言,相对倾向那些随着市场或者房地产板块出现显著回调的股票。这类股票基本面可能并没有太多负面,盈利预测下调的空间也不多。

      从长期来看,史伟则看好符合产业和企业发展规律的股票,如战略新兴产业中的移动互联网、医药等。以医药为例,中国实际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未来推动医改的一系列的措施,以及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未来国民对医药需求的上升等都将产生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