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基金频推创新产品
    机构已成“铁杆粉丝”
  • 股市债市“不靠谱”
    保险股今年翻身有点悬
  • 商品延续反弹
  • 创业板个股全线收涨
  • 板块轮动有赖交投放大
  • 沪深两市弱势整理
  • 恒指窄幅震荡
  • 两市基指缩量下挫
  •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路演公告
  • 机构“扫货”厦门空港
  • 公司债指数创新高
  •  
    2010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动向
    基金频推创新产品
    机构已成“铁杆粉丝”
    股市债市“不靠谱”
    保险股今年翻身有点悬
    商品延续反弹
    创业板个股全线收涨
    板块轮动有赖交投放大
    沪深两市弱势整理
    恒指窄幅震荡
    两市基指缩量下挫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路演公告
    机构“扫货”厦门空港
    公司债指数创新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频推创新产品
    机构已成“铁杆粉丝”
    2010-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巩万龙 ○编辑 张亦文

      ⊙见习记者 巩万龙

      ○编辑 张亦文

      

      创新产品越来越多,机构买家丝毫不见减少。近期,一只只创新产品在交易所挂牌上市,机构买家几乎瓜分创新产品份额的“半壁江山”,保险券商和产业资本等机构客户一一亮相。事实上,今年创新产品集中发售,除了挖掘保险和券商,企业客户已然是基金公司的挖掘对象。

      机构瓜分“半壁江山”

      自从2007年首只创新基金瑞福分级问世,创新基金在去年又迎来一次发行高峰。随着越来越多创新产品上市交易,创新基金持有结构浮出水面,被业界看作是机构偏爱的创新产品持有人到底如何分布?

      昨日,又一家创新产品发布上市公告书。国联安双禧100公告显示,机构客户持有双禧A与双禧B份额将近50%,3家保险公司,4家券商,千金药业和华宝信托均持有2000万份,双禧A和双禧B其余50%份额由散户持有。

      据记者统计,今年上市的几只创新产品基本是机构专属,机构持有份额总量最少占30%,最高则超过60%。其中,在银华稳进和银华锐进的持有人中,机构和散户持有比例分别均为39%和61%;在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基金持有人中,机构持有比例高达为62%,散户占比38%。

      上述现象从合润A和合润B、估值优先和估值进取同样可以得到验证。兴业合润分级部分,机构和散户各占34%和66%,国泰估值分级部分,机构和散户占比几乎是“五五开”。

      更为有意思的是,机构控制创新基金流通盘的同时,位居“大股东地位”的机构买家持有份额集中度相当高,前10大持有人的机构持有份额可能占到整个机构持有份额80%以上,甚至几乎全部机构份额。

      企业客户或是

      小基金公司开拓方向

      仔细分析创新基金持有人就会发现,机构客户大体分为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两大阵营,前者主要是保险公司和各种证券公司,今年产业资本购买创新基金兴趣大大增加,包括国企财务公司、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和亿万富翁等均出现在十大持有人名单。

      今年发售创新产品时,大中型基金公司创新产品出现了一批实业公司客户。统计显示,在银华深证100分级基金和兴业合润分级基金的前10大持有人中,两家公司均有企业客户认购,前者有4家实业公司和5名超级散户,后者有5家实业公司和2名大散户。

      据了解,拥有企业年金和社保资格的大型基金公司机构客户相对较多,尤其是央企和地方大国企最多,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客户,包括煤炭、电力、金融、钢铁、铁路和航运等传统产业。近期,基金公司专户理财网下集中亮相中行可转债,“一对一”专户的委托方多是地方实业公司,从大国企到中小企业,大基金公司的机构客户资源极为丰富。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以前小基金公司没有企业年金资格,机构客户少,今年机构客户对创新产品兴趣很浓,小基金公司自然也将机构客户开拓作为一个重点,如果一家基金公司通过发售创新产品积累了不少企业客户,这会为基金公司未来开展专户业务和年金业务打下客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