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沪市日融资买入额首超亿元
    平安夺回“融资第一股”头衔
  • 应给期指短线交易降温
  • 期指首迎长假 专家呼吁投资者轻仓过节
  • 游击战术仍是节前主力首选
  • 内外重压虽存
    现指下跌空间已不大
  •  
    2010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沪市日融资买入额首超亿元
    平安夺回“融资第一股”头衔
    应给期指短线交易降温
    期指首迎长假 专家呼吁投资者轻仓过节
    游击战术仍是节前主力首选
    内外重压虽存
    现指下跌空间已不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应给期指短线交易降温
    2010-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持续升温的股指期货日内交易有可能遭到中金所强制“降温”处理。中金所9日召集30家期货公司座谈,要求防范和抑制日内过度交易行为。主要有两个措施,一是限制单个账户日内交易笔数,二是要求期货公司针对客户交易提高手续费。

      从数据可以看到,股指期货市场的日内短线交易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权证交易。自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交易起,在40多个交易日中,日均交易量由第一天的不足5万手飙升到最近几个交易日都超过30万手。按照所有合约持仓总量3万手来计算,平均每手持仓在一个交易日内要周转10次以上。这不但大大高于目前的股票周转次数,也高于国内商品期货的换手率。这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造成市场周转次数如此之大的原因一方面与参与者都是散户有关,机构投资者基本没有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也与当前手续费低也有很大关系。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大部分投资者的交易手续费还不到万分之六,这不但造成市场短线交易频繁,也使得期货公司之间手续费竞争恶性循环,甚至影响到商品期货市场的佣金费率。

      从交易所的两个措施来看,限制单个客户的日内交易笔数,可以对一些大户起到作用,对众多的中小散户来说,效果不大。但主要问题还是执行,如何在技术上保证这些客户不分仓等是接下来交易所要考虑的问题。第二个措施是提高交易手续费。目前交易成本太低,而且大部分交易佣金都来自交易所,所以由交易所出面来调整当前佣金过度竞争的局面也是应该的。但有一点就是采取何种措施来限制不同期货公司的低手续费竞争是目前的一个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期指主力合约IF1006的交割日为6月18日,且在端午假期的影响下,实际剩余交易时间仅有4天,而大规模迁仓行为尚不明显。分析人士指出,限制个人日内交易量,降低股指期货活跃程度等措施可能短期影响市场情绪。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