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莫把淡季当拐点 汽车业“泡沫”言之过早
  • 看准5万元新能源车补贴
    丰田插电式普锐斯拟入华
  • 新能源汽车将多种形式并存
  • 全球隐现第二轮召回
    中国车主首尝海外待遇
  •  
    2010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车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车产业
    莫把淡季当拐点 汽车业“泡沫”言之过早
    看准5万元新能源车补贴
    丰田插电式普锐斯拟入华
    新能源汽车将多种形式并存
    全球隐现第二轮召回
    中国车主首尝海外待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莫把淡季当拐点 汽车业“泡沫”言之过早
    2010-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今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600万辆

      连续两月的中国车市销量下滑、增长放缓引发猜测——“中国汽车市场存在泡沫”。事实上,经过上海证券报记者多方调查,不管是政府人士、车企管理层、一线经销商还是券商研究员,大家认为,泡沫说过于危言耸听,今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总销量和利润水平,与去年相比仍将实现突破。不仅如此,国家有关部门仍在酝酿政策加大对汽车业的扶持力度。

      别把淡季当拐点

      在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徐长明看来,作为实体经济,汽车业的“泡沫”无从谈起。2009年的增长过高过热,实际上是不健康的。今年的情况属于正常回归。

      他表示,前5月汽车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同期销量200万辆,即使今年下半年与去年销量持平,今年全年的销量要突破1600万辆已经在望,另外,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水平也将随着汽车销量规模的新突破而实现增长。

      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副秘书长朱一平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今年4、5两个月的销量下滑,并不能说明中国车市出现拐点。同比2009年来看,2009年1-2月销售特别低,到了4、5月份在政策刺激下,开始实现大的飞跃。而今年4、5月份只是环比下降,同比还是增长的。

      “我认为我们的产能方面不存在泡沫,中国汽车的人均保有量仍然很低,企业有一些富余的产能完全是正常的。”朱一平说。

      车企高管们也认为泡沫说太夸张。长安汽车北京研究院院长郑长江告诉本报记者,每年的4-5月就是淡季,因此销量环比下降是正常的,另外,市场需求也是真实增长的。因此泡沫的说法不够准确。

      6月8日,根据中汽协公布的2010年1-4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来看,中国汽车企业的同比增长也还是处于稳定上升态势。1-4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308.13亿元,同比增长75.10%;主营业务收入6883.17亿元,同比增长75.46%。

      在全国乘用联秘书长饶达看来,今年中国车企成本有望下探,企业效益仍将增长,“美元升值,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速降低,使原油、工业金属价格下降。国内房地产投资回落,国内钢材价格也显著下跌;中国PPI对于CPI的传导压力也将显著减轻;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抵消了很多成本上升的因素,这都对改善整车企业的成本有效果。”

      谨慎乐观

      “仅仅因为两个月的微幅下滑就判定中国汽车市场产能存在泡沫,有些悲观过度了。”东海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吴文钊这样对记者表示。他的看法是“中国车市正在回归理性。特别是市场需求,仍是真实增长,2009年的市场井喷,应该是释放了2008年被抑制的市场需求,2010年的需求也没有被透支。”

      吴文钊认为,保守估计,今年汽车行业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也有100%之巨!“仅今年1季度的汽车行业净利润就超过了去年上半年的水平。”

      他认为,从目前车企的库存来看,确实大于产量,但也没有到危险的境地。

      根据中汽协8日发布的最新库存数据:截至5月,汽车企业库存(不包括零售环节的库存)为51.34万辆,比月初下降3.41万辆,比年初库存下降7.36万辆。

      因此,吴文钊认为,现在各企业非常重视产销平衡,都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企业库存处于合理水平。“5月份以来,各家都在减产,这就降低了下半年出现大规模价格战的可能性,这也避免了企业利润下滑的局面。”

      中兴汽车负责营销的郭总表示,从目前数据来看,中国汽车市场的轿车从100%到50%再到20%的同比高增长,以及SUV和MPV平均100%以上的快增长,都说明了中国车市依然是全球的亮点。

      但他同时也认为,中国汽车的销售渠道发展、新能源计划都有泡沫的痕迹。中国汽车应该避免一味地以多求胜,要在“精耕细作”上下工夫。

      值得注意的是,车企扩张的步伐正在加快。5月25日,广汽本田宣布启动新一轮扩能计划;6月1日,华晨宝马第二工厂奠基……这很容易让人记起2004年那波车市寒流,在车企大举扩张后,中国车市突然降至冰点。

      幸运的是,今年不会像2004年那样出现车市寒流。全国乘用联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汽车行业对于拉动内需方面意义非常,国家不会像调控房地产那样控制汽车消费。

      崔东树指出,政策对汽车业的扶持力度还在加大。“目前启动的汽车以旧换新的新一轮工作、新能源和节能车的补贴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发改委提出,到2012年中国要实现节能和新能源车销售400万辆,为支持实现这一目标,将补贴100多亿。这样,平均每年至少有50亿元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比2009年初的小太多。而汽车上游的钢材降价已经是危险的信号,汽车钢材也已经出现需求萎缩,而汽车行业在应对世界经济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和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地位很重要,近期政策扶持力度有必要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