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市场·期货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美联储忧心欧债冲击波 欲推迟加息护航复苏
  • 投资何必追着“黄金”跑
  • 新兴市场IPO或连续五季跑赢发达市场
  • 环球速递
  • 澳新总理就任 重启资源税谈判助涨矿业股
  •  
    2010年6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财经海外
    美联储忧心欧债冲击波 欲推迟加息护航复苏
    投资何必追着“黄金”跑
    新兴市场IPO或连续五季跑赢发达市场
    环球速递
    澳新总理就任 重启资源税谈判助涨矿业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何必追着“黄金”跑
    2010-06-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梁敏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梁敏

      

      每到年中,投资者总爱给自己半年来的战绩做个总结。那些投资于黄金的幸运儿,发现黄金已经涨到每盎司1200美元以上的历史新高,开始为此沾沾自喜。比起2008年10月底全球金融危机刚爆发时的低点,黄金已经暴涨约85%。

      如此高高在上的价格,显然令黄金成为了“终极冒险家”的乐园,泡沫也仿佛在不知不觉中被吹起。冒险家们仍在不断地追进,这可让那些资本不高的中小投资者们傻了眼。继续追着黄金跑,未免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那么,为何不退一步,来发掘一些黄金之外的财富?

      一直以来,黄金都是“过山车”行情,任何关乎经济复苏的负面消息,都能令黄金大涨,而一旦经济又有了好“苗头”,黄金便再度大跌。相比之下,作为黄金的“小兄弟”,白银的表现要安稳得多。

      此外,白银相比黄金定价更为合理,甚至还有被低估的嫌疑。从这个层面来看,白银是一个理想的黄金廉价替代品。目前,黄金和白银之间的比价已经升至约65倍,而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仅为59倍。

      白银还将受益于工业需求回升。由于白银主要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手机和摄影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白银未来的前景可谓一片光明。有投行的报告称,到2011年前白银的全球需求可能增加最多5000万盎司。白银到今年底也有可能升至最高每盎司21美元的价位,比目前的收盘价高出约12%。可见,白银中也有“金”可淘,投资者不必非要扎堆投资。

      同样的道理还体现在科技业目前市值最大的公司苹果身上。自2002年以来,该公司的股价已经大涨了约37倍。有研究发现,自从1953年以来,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中,一个行业市值最大的企业在接下来十年中的股价表现每年要较平均水平落后2.4%。苹果公司如今的处境虽然和“大到不能倒”的公司不同,但它恐怕也会变得“大到难以成功”。

      再往大的方面看,对于宏观经济的决策者而言,“退一步”的哲学同样适用。

      美联储的决策者如今正为消费物价指数的下挫而烦恼不已,他们担忧可能到来的通货紧缩会损害本就不扎实的经济复苏。那么,退一步想,通缩真的那么可怕吗?

      让我们来看看美元的购买力。1967年留下的1美元如今只能买0.15美元的东西,1982年左右的1美元则可买到0.46美元的商品或者服务。

      可见,通货膨胀率当时仍然很高,直到1986年才降到2%。事实上,美国每年通货膨胀率都远远超过目标。对于美联储来说,如果想要认真对待物价稳定,那么就应当退一步,允许通胀低于目标。否则,物价真的谈不上“稳定”。

      再退一步看,如果金融市场对美联储促进物价稳定有信心的话,通胀预期根本不会随经济数字或全球事件而发生剧烈变动。只要通胀预期没有归零,美联储的政策选项中,不妨多容忍一点通货紧缩。

      中国有句谚语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投资也是一样,以退为进的投资者,才是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