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市场·期货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银河证券与宝来证券
    签合作备忘录
  • 中资券商赴港IPO融资正式启动 国泰君安国际今起招股
  • 上半年正收益股基凤毛麟角 开基业绩首尾相差近40%
  • 蒋定之:对农商行进行差别化监管
  •  
    2010年6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银河证券与宝来证券
    签合作备忘录
    中资券商赴港IPO融资正式启动 国泰君安国际今起招股
    上半年正收益股基凤毛麟角 开基业绩首尾相差近40%
    蒋定之:对农商行进行差别化监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半年正收益股基凤毛麟角 开基业绩首尾相差近40%
    2010-06-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巩万龙 ○编辑 张亦文

      ⊙见习记者 巩万龙 ○编辑 张亦文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最好和最差的开放式基金业绩相差将近40%,赚了钱的股票方向基金可谓凤毛麟角,甚至不足10只(包括QDII)。

      

      首尾相差近40%

      “2010年能取得正收益就不错了,至于能够多少收益,不要去多想”。2009年年底时,曾有浸淫公募基金多年的知名投资大腕大胆预言,此时想来弥足珍贵,A股只要出现震荡下跌趋势,基金的投研水准就受到大大考验。

      根据财汇金融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23日,所有664只开放式基金仅120只今年单位净值累计出现正收益,而这120只赚钱的基金里,开放式股基(包括QDII)少得可怜,赚钱股基不足10只产品,绝大多数债基取得小幅盈利,90%以上的股基出现亏损。

      纵向比较,最好和最差基金首尾业绩相差37.92%。今年业绩最好的开放式基金是二级债基东方稳健回报,该基金到本周三单位净值累计上涨8.98%;业绩最差的基金是宝盈泛沿海,这只去年业绩几乎垫底的股基今年净值损失累计高达28.94%。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基金业绩相差逼近40%,股基跑不过债基,后者凭借打新股取得良好业绩。

      横向比较,股票方向基金上半年赚钱者寥寥无几,有大型公司业绩多只产品同类排名垫底。曾经看多的重仓派基金公司业绩纷纷浮亏15%左右,而指数基金09年疯狂不再,上千亿资金高位被套,而主动管理型基金今年业绩最高的是嘉实主题,该基金截至周三净值累计上涨8.62%。

      

      震荡市基金难赚钱

      今年以来,A股出现结构性行情,中小板和创业板鸡犬升天,被赋予新兴产业主题的小盘股股价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金融地产煤炭石油等占据A股权重半壁江山的主流蓝筹股一路阴跌,两极分化下的A股看似热闹,对基金而言,上半年A股实质是鸡肋行情,要想赚钱谈何容易。

      如果将时间追诉到最近一年,净值累计增长超过30%的股基也是寥寥无几,只有华夏大盘(最近一年净值增长约36%)、华夏策略、嘉实主题和华商盛世4只开放式股基,这一年时间35%的股基出现亏损。

      在单边暴跌的熊市里,基金铁定巨亏;在震荡行情里,基金也难赚钱。一旦大市值板块全面受挫,掌管万亿级资金的基金很难凭借区区几只小盘股对冲蓝筹股造成的破坏,各家公司重仓的牛股对基金业绩贡献并不明显。记者注意到,每逢市场发生转向,资产规模过百亿的大象级基金往往尾大不掉,一些千亿级基金公司在最近一年里业绩排名波动非常大,这些超大型基金公司旗下总有排名垫底的股基,而规模在30亿左右的小基金表现比较抢眼。

      实际上,在公募体制内,相对收益排名机制决定了基金投研思路短视,而基金经理频繁变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投研能力下降,这些因素也大大影响了基金投研运作。每逢弱市行情,高位冲进市场的基民申购基金之后发现,很难在未来的一年半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