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焦点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金融是把双刃剑
  • 人民币全球贸易结算下的最大风险
  • 再议改革上市公司财报审计制度构想
  • 退出刺激计划,默克尔政府的逆势选择
  • 言称自由贸易 内里壁垒森森
  • 揭开日企高管收入“黑箱”
  •  
    2010年7月6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金融是把双刃剑
    人民币全球贸易结算下的最大风险
    再议改革上市公司财报审计制度构想
    退出刺激计划,默克尔政府的逆势选择
    言称自由贸易 内里壁垒森森
    揭开日企高管收入“黑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退出刺激计划,默克尔政府的逆势选择
    2010-07-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东海

      ⊙陈东海

      

      德国默克尔政府上月初宣布了新的财政紧缩计划。而在G20集团多伦多峰会上,默克尔成功阻止了奥巴马等全球部分主要经济体领导人要求通过继续进行经济刺激计划的企图,最终达成了各行其是的折衷性决议。默克尔坚持财政紧缩和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不动摇,给全球逐渐退出财政和经济刺激计划,进而开始经济的彻底转型开了一个有意义的好头。

      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暴发以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扩张主义大行其道。以研究大萧条著称的伯南克在2006年年初被美国总统小布什似乎有预见性地任命为美联储的主席。他就职仅仅一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暴发,两年半之后,美国金融大危机暴发。而伯南克果然不负所学,印证了其“直升机大奔”的称号,美国联储使用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货币扩张行动,将联邦基准利率快速地降低至零范畴,并使用包括直接购买国债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国的示范下,全球各国都相继推出了巨大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扩张政策。

      果然,在双重刺激下,世界投资市场热火朝天,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掀起了一轮大牛市,实体经济也见底回升。然而,双重刺激的时间不长,其巨大的副作用已在全球逐渐显露。先是冰岛在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仅一个月后就事实上破产,去年11月迪拜债务危机暴发了。时隔仅一个月后,希腊债务危机也开始冒出火苗。在进入2010年后,希腊危机深化和蔓延,并将欧元区、欧盟和欧元全都拖下了水。

      欧盟对于赤字和债务的界限,有个明确规定: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债务比例不得超过GDP的60%。而在危机暴发之前,希腊的赤字与债务分别已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4%和115%。目前,欧盟诸多国家的赤字和债务的GDP占比都远远高于3%和60%的界限,就连财政最为稳健的德国的赤字和债务在GDP的占比去年也分别达到3.1%和73.2%。希腊债务危机,一下子让欧盟体制的痼疾暴露无遗。欧盟高福利的社会,让财政负担刚性化;丧失了货币政策权力的欧元区诸国,只有财政一个权力,从而财政支出膨胀化。而在金融和经济危机期间推出的刺激政策,却让欧盟各国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如今默克尔痛下决心刮骨疗伤,无疑会痛彻心肺。目前欧洲经济增长低迷,如果紧缩财政开支,将会造成经济在未来几年内萎缩,若干年内债务占GDP的比例会持续上升,而未来的债务危机的风险会惯性上升,融资成本也会趋于上升。但是,目前欧盟全面的财政和债务危机接近于暴发前的临界位置,如果再不“退出”,甚至再来个“二次刺激”计划,那么欧洲和德国的赤字与债务占GDP的比例将会畸形地快速上升,那债务危机的风险就会累积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欧元目前虽然也是重要的国际储备地位,但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比重为27.19%,而美元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比例为61.54%,因此欧元的地位仍然远远低于美元。同时,由于欧盟各国的债务大部分为欧盟国家内部的居民和银行持有,所以一旦欧盟的债务危机全面暴发,欧盟极难将债务危机的灾难转移出去,危机的苦果将只能由绝大部分欧洲人自己承担。因此,如果欧盟坚持不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甚至再搞“二次刺激”,那么欧元和欧元区可能会在危机中迅速崩溃。而到那时候,如果欧盟才开始财政紧缩,则为时已晚矣。

      根据德国默克尔政府新的财政紧缩计划,预计到2014年为止,德国将削减高达860亿欧元的财政赤字,其中光是2011年政府计划节约112亿欧元的开支。

      在“忍受若干年内的紧缩甚至衰退,进而进行经济转型、建立健康的财政”与 “追求短期的业绩继续刺激,从而累积更大的风险、未来暴发更加剧烈的危机、延误经济转型”这两个选择中,默克尔政府顶住压力,选择了前者。虽然这可能会导致德国和欧盟未来若干年内的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进入衰退,国民将过上几年的苦日子,也许可能会使默克尔及其政党在下次大选中失利。但这个选择,却有利于德国和欧盟长期的、更大的利益。

      可以期待的是,经过几年的紧缩,如果德国的财政健康状况果真大为改善,经济会重新建立长期的、健康发展的基础,那在德国的带动下,欧盟高福利、债台高筑的痼疾就有望得到根治,经济就有望重新焕发活力,而欧元和欧元区的生命也能得到更长的延续。

      (作者单位:东航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