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信息披露
  • A5:信息披露
  • A6:市场·机构
  • A7:市场·动向
  • A8:市场·资金
  • A9:市场·观察
  • A10:市场·期货
  • A11:信息披露
  • A12: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经济或在明年一季度见底
    A股三季度有望探底回升
  • 中信证券:增持现象中
    应重点关注股东增持
  • 地量圆弧底能否成为阶段底?
  • 恐怕只有个股半年报行情
  • 最新评级
  • 板块风险逐步释放
    短期“潜伏”中报超预期医药股
  • 行业报告
  •  
    2010年7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9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9版:市场·观察
    经济或在明年一季度见底
    A股三季度有望探底回升
    中信证券:增持现象中
    应重点关注股东增持
    地量圆弧底能否成为阶段底?
    恐怕只有个股半年报行情
    最新评级
    板块风险逐步释放
    短期“潜伏”中报超预期医药股
    行业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恐怕只有个股半年报行情
    2010-07-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琪 ○编辑 杨晓坤

      ⊙阿琪 ○编辑 杨晓坤

      

      行情已经开始进入半年报期,目前正处于半年报题材的热身阶段,半年报预增公告层出不穷,相关个股表现也开始活跃,以至于刚刚萎靡不振的投资者热情再度高涨起来。但由于基本面的现状与趋势,尽管大盘的估值水平接近于历史底部,今年的半年报行情将只体现在短周期表现的局部个股行情中,难以表现在大势上。

      原因在于,已经披露的6月份PMI(采购经理指数)继5月份较4月份下跌1.8%之后,环比再次下跌1.8%;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1-4月份再度下滑了9.9 个百分点。自此,经济与公司基本面复苏后的高拐点在5月份已经得到确立。国内企业已普遍进入二次去库存阶段,较高的原材料成本、去年享受超级信贷后的财务包袱、“加工资”风潮兴起后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三重压力的叠加,使得企业盈利形势已步入下降通道,后期企业盈利增速继续走低已成定局。相应的,今年半年报的整体业绩水平应该也是个高位拐点。虽然半年报的业绩水平、利润增速、分配方案等都还比较靓丽,但这是之前复苏进程中结出的“果实”,反映的只是静态状况,而不是动态趋势,这决定着今年的半年报题材只能产生短周期的行情波动,难以形成规模性的、可持续的行情驱动力。

      在更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会处于“调结构”的青黄不接阶段,A股市场要形成新的系统性牛市还来日方长。在目前的投资预期中,能够确定的是经济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高位拐点已经成立,下行趋势已清晰;不能确定的,是如同目前房价一样,基本面下行的幅度与速度还是个悬念。同时,目前还能确定的,是基本面上半年好下半年弱的格局很清晰;不能确定的,是高度复杂形势下的明年基本面形势与收缩程度。因此,A股行情的整体局势,是行情可能比较长时间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摇摆,这进一步决定着,半年报题材只能体现在个股行情中,难以表现在大势行情上。而涨跌皆乏力的大势也正好为半年报题材催化的个股行情提供了有利氛围。

      行情的半年报元素已开始演绎,但投资者对今年半年报题材股行情操作上应予以注意的是:(1)目前正处于半年报预增公告密集期,预增题材的老化周期很短,行情效应很可能出现“炒一个、扔一个、换一个”的现象;(2)报表题材刺激的个股行情波动一般有两次,一次是在预增公告披露前夕与披露的时候,另一次是报表披露前夕与披露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前一次“预增行情”的力度要优于后一次报表兑现的行情;(3)基于基本面原因,今年半年报业绩水平整体上可能是个周期性高位拐点,因此,今年半年报行情出现“见光死”的概率非常大。

      由于宏观基本面正处于“调结构”的结点期,经济与公司利润增速也处于拐点期,后期A股行情的结构性调整必然还将继续深入,再过1-2年回过头来看,A股市场现有的股价结构可能已是面目皆非;这是投资者后期操作上的最大挑战,也最大的机会所在。因此,今年“拐点半年报”的更大指导意义在于,从中可以仔细研读与观察,哪些行业与公司在调结构中已经、正在和还将“被调下去”?又有哪些行业与公司确实具有核心竞争力、符合新经济与内需经济的战略方向、具备可持续的复合成长性与股本扩张能力?这要比短期“炒题材”更有战略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