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广告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经济增长动力趋弱 宏观政策不宜轻言退出
  • 吸收外资步入全面恢复阶段上半年同比增长19.6%
  • 两因素引发工业增速大幅回落
  • 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27.6%
  •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公开选聘启事
  • 房地产调控短期内不会影响宏观经济
  • 收入增加 为消费增长提供保障
  • CPI同比环比增速双双下行
    通胀压力减轻
  •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  
    2010年7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经济增长动力趋弱 宏观政策不宜轻言退出
    吸收外资步入全面恢复阶段上半年同比增长19.6%
    两因素引发工业增速大幅回落
    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27.6%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公开选聘启事
    房地产调控短期内不会影响宏观经济
    收入增加 为消费增长提供保障
    CPI同比环比增速双双下行
    通胀压力减轻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因素引发工业增速大幅回落
    2010-07-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婷 胡薇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吴婷 胡薇 ○编辑 衡道庆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幅比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2%,增幅比5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14.5%,增幅比5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张卫华认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较多,主要是由基数因素和主动调控引起的。

      首先,去年6月份工业生产增速较5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基数有所提高。经过计算,基数提高的影响约占6月份工业增速回落的2/3左右。

      其次,分季度看,今年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略快于2000-2009年二季度平均水平。因此,工业同比增速尽管回落,但总体上还处在正常区间。

      此外,经济调控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对工业生产增速的减缓也起到一定作用。比如,近期国家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采取了控制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实行差别电价和调整或取消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措施,这对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6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增长11.8%,增速较5月份回落4个百分点,直接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上半年数据整体还不错,因为去年基数比较低,但从月度数据细分来看,可以发现工业增加值趋势逐步回落,而从行业来看,去年受到刺激政策利好的行业回落得更为明显。这显示出我国工业复苏还没有步入正轨。同时,从另一些宏观数据比如说发电量、PMI以及订单数来看,可以说这种回落并不是短期波动,而是一种中期的下降趋势,至少是三个月以上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