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信息披露
  • 6:公司
  • 7:市场
  • 8:路演回放
  • 9:市场趋势
  • 10:路演回放
  • 11:专版
  • 12:广告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圆桌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华尔街就是风险
  • 破解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之谜
  • 超级工厂病毒来了!
  • 中日关系下一步
  • 外论一瞥
  • 抓紧推出转板机制正当其时
  •  
    2010年9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华尔街就是风险
    破解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之谜
    超级工厂病毒来了!
    中日关系下一步
    外论一瞥
    抓紧推出转板机制正当其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0-09-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纽约时报》9月23日社论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迷失

      十年前,各国首脑齐聚联大会议,向世界承诺,到2015年将建成更美好未来的“千年发展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减少贫困与饥饿、降低儿童和孕妇死亡率,以及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等等。

      实际上,许多富裕国家并没有拿出多少实际行动来兑现承诺。2002年发达国家承诺,将GDP的0.7%拿出作为援助。今天,只有丹麦、瑞典、挪威,卢森堡和荷兰达到这一目标。遗憾的是,包括美国、意大利、德国及日本,都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2009年美国只拿出其GDP的0.2%,而发达国家平均捐助也仅为国内GDP的0.31%而已。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目前也面临窘困,许多国家正在重新审视援助计划。令人失望的是,奥巴马上周三在联大一般性会议上的发言,只字未提及美国的任何援助承诺。如果连美国都摆明姿态不愿援助,那就不能指望其他国家做出更好的承诺了。

      但是,奥巴马的发言无疑为千年发展目标增添了许多新的解释。他试图要说明,外援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一贯而非间断地开展对外援助。奥巴马表示,未来美国仍将是最大的捐助国。但是,美国将考虑运用新的方式——比如贸易和出口信贷,以帮助穷国实现自我的造血功能;美国还将支持受援助国,进一步提高惩治腐败和政府治理的能力。

      如果将目前的数字与2015年的目标相比,显然尚存很大差距。从1990年至2008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0%下降到7.2%;孕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每100,000人中有480人死亡,下降到2005年的450人死亡。而目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贫困率仍然居高不下,只有中国和东亚的一些国家做出了比较好的成绩。

      (葛传红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9月21日评论

      金价在向货币贬值竞争发出警告

      黄金的国际价格上周时隔3个月再次刷新史上最高纪录。对美元和欧元资产心怀担忧的投资家以及新兴国家的中央银行均正在增加黄金持有量。作为市场发出的警告,黄金价格飙升意义十分重大。这种警告是指,苦于经济恢复的各国为了利于出口而致力于竞争货币贬值。

      黄金的调查机构世界黄金协会(WGC)8月发表的今年4至6月世界黄金需求显示,珠宝饰品比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投资需求却增加了42%。许多投资家认为,美国和欧洲各国允许货币贬值,因此正在将美元或欧元资产的一部分转移至黄金投资。黄金同样存在价格变动风险。然而,作为实物资产的黄金并没有可能陷入债务不履行之类的信用风险,因此,各国的财政担忧越高,投资家越将注意力转移至拥有“无国籍货币”、“世界货币”特性的黄金上。

      除了个人投资家、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外,各国中央银行增加黄金持有量作为储备资产的动向也非常引人注目。中国人民银行去年增加本国生产的黄金,持有量提高了8成达到1054吨。俄罗斯中央银行6月末的黄金储备为668吨,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1成,菲律宾和委内瑞拉的央行也增加了黄金的持有量。可以说,新兴国增加黄金持有量,是欧元信任度低下的另一个体现。因此,主要国家必须重视黄金价格飙升向货币经济政策所发出的警告。

      (梁宝卫 编译)

      《独立报》9月20日文章

      西方还未将日本视为前车之鉴

      如果仅仅与上一季度或去年经济的走向相比,人们会得出西方经济形势好转的结论。但自二战后,有一简单规则统治着经济循环:大强度衰退之后会出现强有力的反弹,相反,小衰退后的恢复也较弱。考虑到此次信用紧缩衰退的深度,我们本应处于强劲的恢复之中,但情况并非如此。尽管有财政刺激、利率下调和非常规性的政策支持,但迄今为止的恢复仍是软绵绵的。这些政策可能避免了二次衰退,但不足以促成标准的经济反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陷入低迷的可能性很低,这是因为每一朵衰退的云朵都镶嵌着一个反通胀的金边。那时,通货膨胀很高,所以衰退通常都是在消耗通胀。略低的通胀会带来变动的减少,从而降低商业、房产等的不确定性,导致资本和消费的累积。

      现在通胀很低,西方政治家面临的难题是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胀。已无法再低的利率又为货币政策的实施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对这种情况,可能最好的解释是西方世界正面临着名义上的危机,而不是实在的经济困境。

      处于相似情况的日本,曾被西方政策制定者批评了数年,认为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崩盘后,政策制定者行动过慢以至于难以降低利率,后来又在通货紧缩还未结束的情况下,行动过快导致无法升高利率。然而,西方政策制定者现在也落入了日本解决经济问题的窠臼。即使现在经济活动减弱,西方中央银行家还是情不自禁地拿利率开刀。西方自以为已经吸取了日本教训,不会将经济引到日本所经历的萧条方向,但实际情况却是,西方经济走向与政策反应已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日本化迹象。(作者系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