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聚焦2010年上市公司三季报
  • 3:聚焦2010年上市公司三季报
  • 4:要闻
  • 5:信息披露
  • 6:焦点
  • 7:产经新闻
  • 8:财经海外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车产业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机构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上海世博会给经济社会留下四种意识
  • 全国查实“热钱”73.4亿美元
  • 证监会提文化企业上市三核心要求 采编暂禁止注入
  • 银监会:严控大型房企集团贷款风险
  • 结算公司、沪深交易所
    就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市作部署
  • 中南传媒首日劲升近30%
  • 美凯电子、康乐药业
    主板IPO下周一上会
  • 新闻出版总署 一批新闻出版企业将上市
  • 央行 多项举措支持文化产业融资
  • 保监会 寻找契合点参与文化业谋双赢
  •  
    2010年10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要闻
    上海世博会给经济社会留下四种意识
    全国查实“热钱”73.4亿美元
    证监会提文化企业上市三核心要求 采编暂禁止注入
    银监会:严控大型房企集团贷款风险
    结算公司、沪深交易所
    就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市作部署
    中南传媒首日劲升近30%
    美凯电子、康乐药业
    主板IPO下周一上会
    新闻出版总署 一批新闻出版企业将上市
    央行 多项举措支持文化产业融资
    保监会 寻找契合点参与文化业谋双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结算公司、沪深交易所
    就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市作部署
    2010-10-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璐 ○编辑 刘玉凤

      ⊙记者 王璐 ○编辑 刘玉凤

      

      根据《关于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及沪深证券交易所2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试点期间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相关事项的通知》,就试点期间上市商业银行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的相关事项作出部署。

      《通知》指出,商业银行可进入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的债券业务。商业银行在申请相关资格时,需提供申请书和基本信息登记表等相关文件,接受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同时,应按照证券交易所的技术规范,开通通信线路,做好参与债券交易的技术准备。

      试点期间,商业银行可以在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从事国债、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券品种的现券交易,以及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品种交易。

      《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可作为特殊结算参与人直接参与结算公司的债券登记结算业务;在申请结算资格时,商业银行需提供申请书等相关文件,签署证券资金结算协议,并接受结算公司的自律管理。同时,商业银行可向结算公司沪、深分公司申请开立普通证券账户,申请开户时,应按有关规定填写《机构证券账户注册申请表》,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商业银行还应按照相关规定,合规使用已开立的证券账户。为方便商业银行进行债券业务的清算交收,结算公司沪、深分公司为商业银行以法人为单位分别开立一个资金交收账户和对应的其他清算交收账户。结算公司对商业银行资金交收账户的最低备付金暂设为零,互保金按照现行做法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