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聚焦2010年上市公司三季报
  • 3:聚焦2010年上市公司三季报
  • 4:要闻
  • 5:信息披露
  • 6:焦点
  • 7:产经新闻
  • 8:财经海外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车产业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机构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超声电子连续三涨停
    机构有进有退现分歧
  • 原央行办公厅主任金琦
    升任央行行长助理
  • 工行六成控股金盛 首批试点银行投“保”收官
  • 保险资金9月加仓列年内之最
    成功“踏浪”收获不菲
  • 推动衍生产品发展
    应先明确产品的标准化结构
  • 我国首例操纵证券市场案
    在京开审
  • 半导体:电子产业基石
  • 沪指连续三日震荡走低 流动性充裕支撑后市向上
  • ■市场动态
  •  
    2010年10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超声电子连续三涨停
    机构有进有退现分歧
    原央行办公厅主任金琦
    升任央行行长助理
    工行六成控股金盛 首批试点银行投“保”收官
    保险资金9月加仓列年内之最
    成功“踏浪”收获不菲
    推动衍生产品发展
    应先明确产品的标准化结构
    我国首例操纵证券市场案
    在京开审
    半导体:电子产业基石
    沪指连续三日震荡走低 流动性充裕支撑后市向上
    ■市场动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保险资金9月加仓列年内之最
    成功“踏浪”收获不菲
    2010-10-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编辑 陈羽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陈羽

      

      昨日,来自保监会的最新消息显示,保险资金一改8月谨慎态度,9月单月新增投资898.79亿元,环比增长近7成,为年内月度增量新高。9月来A股涨幅近15%,险资成功踏准本轮上涨行情。

      中国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保险行业投资资金为3.13万亿元。

      第三季度保险行业投资资金增量为2298.64亿元,其中8月为532.20亿元,7月为867.66亿元。

      截至9月底,保险业资产总额达47995.38亿元,同比增长26.70%;银行存款13070.28亿元,同比增长29.95%;保险投资31253.11亿元,同比增长28.97%。

      回顾今年险资投资操作路线图,不难看出,险资严格遵循年前制定的波段操作投资策略,稳重不乏灵活,并且与股市涨跌节奏相吻合:1月份险资大幅减仓,2月开始逐步增加仓位,股票(股权)投资3939.8亿元,较前增长2.94%,但仓位占比低于年初水平。3月和4月反手减仓,但幅度温和。而5月逆势增加投资806亿元,6月、7月减少银行存款,继续增加投资数量。而8月开始增加银行存款,减少投资增长幅度。而8月大盘横盘2637.5点至2638.8点,上下仅1点多。9月随着市场好转,大举加仓投资,减少银行存款。

      中国保监会今日公布,今年1-9月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为11324.30亿元,同比增长31.98%。其中,寿险业保费收入7625.03亿元,财险业保费收入2954.89亿元,意外险保费收入218.87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525.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23%、32.27%、18.38%、20.10%。

      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态势,使得保险资金在投资领域更渴望施展拳脚。从未来发展看,险资在资本市场弄潮的态势还将强势进行。万德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保险资金大量埋伏在资源类、大消费等抗通胀品种。随着通胀预期的不断加重,险资的收益水平还将有所上升。

      随着央行三年首次出手加息以及随后对于物价担忧的表态,表明加息未来或有望成为常态化工具。而加息无疑将提升险资投资债券和大额协议存款利率水平。按照中金公司的预期,保险公司股价通常在降息周期最后阶段和升息周期前半段有很好的表现,因为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会上升。

      因此,从未来发展看,保险资金投资精准动作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将提升其投资水平和公司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