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零距离
  • 12:公司融资
  • A1:市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上调存准率影响有限
    资金面近期难现宽松
  • 资金主动出击
    催生投资机会
  • 财政部15日招标280亿元
    10年期记账式国债
  • 新品超市
  • 债券市场又到买入时
  • 美减税政策推波助澜 资金加速转战股票基金
  • 一年央票维持地量
  • 落幕的通胀之战
  •  
    2010年1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市场·资金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市场·资金
    上调存准率影响有限
    资金面近期难现宽松
    资金主动出击
    催生投资机会
    财政部15日招标280亿元
    10年期记账式国债
    新品超市
    债券市场又到买入时
    美减税政策推波助澜 资金加速转战股票基金
    一年央票维持地量
    落幕的通胀之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落幕的通胀之战
    2010-1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浩子 ○编辑 杨晓坤

      ⊙浩子 ○编辑 杨晓坤

      

      通胀之战貌似拉开了序幕,但实际上是落幕了,结果是肯定的,通胀一定会被压下去。今年的第六次,一个月的第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除了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更让我们见识了政府出台政策的雷厉风行,与2004、2008年那两次调控相比,这次的措施更全面,更有计划,当然也更具有效果。

      从近期菜篮子的价格回落看,我们有理由相信11月份的CPI已经到顶点了,食品价格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虽然非食品价格在未来会出现上涨,但已经掀不起太大的波澜了。当我们的政府把物价放在突出位置上时,那么通胀肯定可以被有效控制。但这次也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通胀的波动性变大让我们的经济转型很受伤,现在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来等待通胀落地这个过程。

      是什么让通胀的波动性变大,我认为主要就是我们总是在经济增长和物价、就业两者之间不断徘徊,过去我们太重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太沉浸于这种增长所带来的满足感中,重“量”而轻“质”成为我们经济转型中最大的绊脚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把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不过后续的工作更为庞大,上层目标虽然已经确立,但地方政府的思想转变更加重要,否则所有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