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价值报告
  • 6:特别报道
  • 7:产经新闻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财经海外
  • 11:观点·专栏
  • 12:公 司
  • 13:特别报道
  • 14:公司纵深
  • 15:创业板·中小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迈向和谐国美第一步
  • 中国须长期恪守“实业立国”战略
  • 欧洲“问题银行”
    “断奶”之路漫长
  • 不重视外贸标准的惨痛代价
  • 掀起IPO蒙面人的盖头来
  • 早起的鸟儿
  •  
    2010年12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迈向和谐国美第一步
    中国须长期恪守“实业立国”战略
    欧洲“问题银行”
    “断奶”之路漫长
    不重视外贸标准的惨痛代价
    掀起IPO蒙面人的盖头来
    早起的鸟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早起的鸟儿
    2010-12-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 涤

      ——明智的市场决策系列之八

      孙 涤

      波斯纳(Richard Posner)是美国联邦上诉法庭法官,一流法学理论家。在执法之余,他撰写了大量高品质法理学著作,大半都有了汉译本,在中国知名度很高。这不免引起人们广泛的好奇,波斯纳法官何以有如此高的效率?下面是他自述的摘编。

      “数字化(电脑)大为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对于我这样从事脑力工作的,很少面对面的交流,几乎不打电话交谈的人来说,影响是革命性的。我实现了在家办公,对电子邮件的依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至于无法想象在外过夜而没带上笔记本电脑会有多糟糕。我一般早上7点45分起床,大约在9点半到10点到办公室。午餐后我一般就回家了,从下午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半左右(除了用晚餐)。我忙着写审判意见、写书、写博客,等等。”

      “在法庭开庭期间,在场的3位法官组成的审判组每天听审6起案件,把案件平分,每个法官要负责写两份审判意见。一般我都会在听完辩论的当天晚上,花大约4小时来撰写分给我的那两份审判意见初稿。我写作速度很快,一个晚上能写二三十页文稿。我发现有效的做法,是先写出草稿,然后知道哪些地方思考还欠缜密,还需要做哪些研究,有待继续充实和完善。”

      保尔森(Hank Paulson)在中国也赫赫有名,这位高盛前CEO,以果决著称。2008年他在美国财政部长任上制定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政府救市措施,注定会被载入史册。他对时间和关注力的配置又有什么特色呢?

      保尔森从来不用电子邮件,通讯主要靠电话的语音信箱,每天要处理几百条留言。他明白这样做有利也有弊,凡是不重要或难缠的电话,他会让助理来应答。但他从不让助理帮他筛选留言,怕会遗漏重要的联系要求,无论来自高盛内部还是客户的。虽然保尔森在用电脑新系统上相当保守,在使用手机上却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高盛将近40%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因此保尔森需要经常出差。例如,他到中国就来了不止75次。常常坐最早的一班越洋航班,清晨6点抵达北京。一入住酒店,他就去健身房跑步。会议则从8点钟开始,一个接一个,直到晚上9点。第二天他还是会先去健身,然后工作。保尔森离开北京则坐晚上的航班,以保证第二天早上能赶回在纽约的办公室。

      在纽约家里的时候,保尔森晚上10点便就寝,早晨5点半起床,每周锻炼四五次。如果有晚宴需要应酬,一定是晚上6点半准时开始,8点半准时结束。

      人们发觉,成就极高的卓越人士往往是“早起的鸟儿”——睡得很早,起得更早。格罗斯(Bill Gross)也是一位,他比保尔森起得更早,每天凌晨4点半即起身。

      格罗斯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全球最大债券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金超过了1.3万亿美元)的首席投资官。他每早会先查看彭博资讯以了解市场动态。早上6点左右他就到了办公室。公司在洛杉矶南端的海滨,此时纽约已是上午9时,离股市开锣还有半小时。

      格罗斯相信,投资组合的专业管理者必须把海量信息精简到最低水平,剔除噪音干扰因此非常关键。所以他从不读或回复不想看的邮件,一天也只接听三、四个电话,既不用手机,更不用黑莓。他的座右铭是“切断跟外界的联系,摆脱影响,独立思考”。

      被称为“债券天王”的格罗斯直接负责的资金约在3000亿美元以上,他要查看各类资产组合的状况及其变化,决定究竟加仓或是减仓。很多时候市场没什么机会,这就更需要定力和耐心。每天早晨8点半,格罗斯就起身离开办公室,到马路对面的健身俱乐部去练习一个半小时瑜伽。格罗斯说,在练瑜伽倒立时,大脑供血供氧大增,最妙的思路会突如其来。远离了喧嚣的环境和彭博资讯的大屏幕,也就摆脱了各式噪音。他说这一个半小时的锻炼,不但使他身心愉悦,精力充沛,实际上也是最高效的工作时间。

      宝洁公司的CEO拉弗利(A.G.Lafley)也是“早起的鸟儿”,早晨5点到5点半就起床了。稍作锻炼后,他会在6点半到7点之间到办公室,接下来就埋头工作,一直干到晚上7点。拉弗利说他不但学会了如何管理时间,也学会了关注管理精力。他现在只高度集中精力工作一到一个半小时,然后花5至15分钟休息,四处走走,和同事们聊会儿天,精力明显地再度旺盛起来。他相信,保持冷静的关键是把海量信息精简到最低。他不写备忘录,而更喜欢与人直接交谈。为此,他把办公楼层都设计成气氛温馨的开放式,鼓励大家来和他交谈。

      拉弗利为公司员工举办的“公司运动员”保健项目,到头来令他在体魄、饮食习惯、心绪精神上也受益匪浅。他从中学会了沉思。他常公务旅行,发现夜晚在酒店客房如能沉思15分钟、10分钟甚至5分钟,效果和健身同样棒,因为这让他更能在压力下保持头脑清醒。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