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价值报告
  • 6:特别报道
  • 7:产经新闻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财经海外
  • 11:观点·专栏
  • 12:公 司
  • 13:特别报道
  • 14:公司纵深
  • 15:创业板·中小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经济遇三挑战 美国风险需重视
  • 货币乘数下降
    引发资金荒
  • 资金面呈现短松长紧格局
  • 券商资管年末发力 中信一产品卖出35亿
  • 市场动态
  • 11月上海房贷回升 四大行存款再呈负增长
  • 央行地量操作输送流动性
  • 港股疲软
    拖累QDII基金
  •  
    2010年12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经济遇三挑战 美国风险需重视
    货币乘数下降
    引发资金荒
    资金面呈现短松长紧格局
    券商资管年末发力 中信一产品卖出35亿
    市场动态
    11月上海房贷回升 四大行存款再呈负增长
    央行地量操作输送流动性
    港股疲软
    拖累QDII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资管年末发力 中信一产品卖出35亿
    2010-12-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朱绍勇

      券商资管年末发力

      中信一产品卖出35亿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朱绍勇

      

      虽然临近年末,但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发行产品的力度却丝毫没有减弱。中信证券股票精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上周五公告成立,首发规模达到35亿元,一举创出今年股票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首募规模的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35亿元的首募规模不仅在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首屈一指,即便与公募基金相比,中信证券股票精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首募规模也相当具有竞争力。据上海财汇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03只偏股型公募基金成立,平均首募规模为18.56亿元。

      在此之前,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新产品“东方红6号”11月份曾创出了一天销售20亿元的纪录,但这一纪录仅仅保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中信证券打破。今年以来,已经成立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85只,合计募集资金700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开始加大。

      2009年以来,随着市场管理的规范,监管层对于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政策监管已经逐步放松,产品审批速度明显加快,这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家券商奋起直追,后发优势逐渐体现,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的产品数量在2009年实现翻番,2010年实现再次数量翻番已成定局。快速发展更表现在规模的大幅增长上,2010年初,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的总规模已经突破一千亿元大关,迈上了新的历史台阶。

      从各家券商管理的规模来看,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光大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位居前五。截至11月份,上述五家券商所管理的金额分别达到126亿元、118亿元、113亿元、81.48亿元和80.01亿元。东海证券、华泰证券 、国信证券、中金公司、长江证券等券商紧随其后。

      目前,证券营业部和商业银行网点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销售最为主要的渠道。当然,业绩和口碑是投资者选择集合理财产品时最重要的比较标准。

      今年以来A股市场起伏不定,大盘在11个月份中6个月上涨5个月份跌,行业和板块轮动特征明显,这无疑更加考验管理人的择时选股能力。从今年以来的收益率看,业绩梯队已经渐渐成形,浙商证券今年成立的两只产品均表现突出,其中7月份成立的浙商金惠1号以34.84%的收益率居首,4月份成立的浙商汇金1号收益率也超过16%;3月份成立的小集合申银万国宝鼎1期表现不俗,净值增长超过20%,在小集合中名列前茅。另外,首家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旗下的东方红系列也取得较好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