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能源前沿
  • 10:信息披露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资金·期货
  • A10: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创新基金大行其道 三类产品扩容势头迅猛
  • 受限贷存比 外资行信贷仍将趋紧
  • “煤飞色不舞” 沪指年线得而复失
  • 基金托管中小银行异军突起
  • 世行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
  •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10年新增休眠账户实施另库存放的公告
  • 入选“国家队” 规模进前十 富国基金喜迎“双丰收”
  • A股持仓账户数再创新高
  • 智能交通面临爆发性机遇 基金布局力挺
  •  
    2011年1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创新基金大行其道 三类产品扩容势头迅猛
    受限贷存比 外资行信贷仍将趋紧
    “煤飞色不舞” 沪指年线得而复失
    基金托管中小银行异军突起
    世行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10年新增休眠账户实施另库存放的公告
    入选“国家队” 规模进前十 富国基金喜迎“双丰收”
    A股持仓账户数再创新高
    智能交通面临爆发性机遇 基金布局力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智能交通面临爆发性机遇 基金布局力挺
    2011-0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安仲文 ○编辑 张亦文

      ■探秘基金2011年布局路径 6

      ⊙记者安仲文 ○编辑 张亦文

      

      当交通拥堵成为社会议题后,交通拥堵问题也引发智能交通行业的投资机遇,而一系列相关公司一年多来的IPO行为似乎也表明该行业前景可期,基金经理对智能交通领域的投资机遇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2009年下半年以来,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就出现了企业IPO的高潮,仅2010年就有四、五家智能交通公司上市,这是一个信号。”国内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堵车问题已成为一个公众议题,解决交通拥堵也成为城市管理者急切破解的一道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发展智能交通将成为一种普遍性的需求。

      某基金专户投资经理认为,未来城市生活品质也将体现在交通是否便捷上,这使得智能交通行业面临爆发性的机遇。

      根据记者观察,对这一领域的布局,基金、私募等机构已有动作。其中华宝兴业介入了交技发展,该股去年四季度至今涨幅约50%,其中2011年头两个交易日的涨幅即超过11%。私募基金也在积极挖掘智能交通标的,其中键桥通讯、银江股份均被私募重仓,明星私募罗伟广旗下的三只私募产品持有银江股份逾450万股。

      而博时、景顺长城基金也都是热衷智能交通的机构,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博时基金布局了智能交通领域的湘邮科技、东软集团、启明信息等;而景顺长城介入了川大智胜、四维图新、软控股份等一批标的。

      2010年7月15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智能交通”半年涨幅高达54%,凸显了海外基金对智能交通行业的青睐。而海外基金对智能交通领域上市公司的看好,也可以从QFII在A股市场的布局可窥一斑。

      IBM在2010年中期介入亿阳信通的投资,QFII“UBS AG LONDON BRANCH”则介入宝信软件。而2010年5月上市的中小板公司四维图新更被QFII重资持有,该股亦被基金公司扎堆布局,锁仓持有迹象非常明显。其中QFII“国泰君安-建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即是四维图新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QFII持有四维图新超过230万股,占该股流通股比例的4.24%。四维图新已为包括QFII、基金在内的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收益,其上市至今的涨幅高达100%。

      一些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在积极拓展诸如智能交通领域的新兴增长点。

      2009年12月份上市的中国重工IPO募投项目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海上智能交通系统”等。因此,在资金越来越多的从传统上市公司抽离到新兴产业领域的背景下,基金扎堆布局该股的一个因素有可能是后者积极培育智能交通这样的新兴行业。南方隆元基金去年三季度末增持中国重工超过4800万股,鹏华动力增长基金、富国天益基金也合计增持逾4600万股。中国重工积极拓展新兴行业的利好迎合了资金的胃口,尽管是一只大盘股,但该股2010年全年涨幅超过60%。

      软控股份亦是如此,78%的主营业务集中在机械设备领域,但因智能交通领域前景日益被机构看好,虽然只有少部分业务集中在智能交通业务上,投资者依然给予软控股份更高的估值水平,广发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重点布局的软控股份,2010年涨幅约为78%,昨日股价更是逆市拉升超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