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上游原料微涨,下游需求大增 PTA进入罕见“暴利”时代
  • BDI短期七连阳
    未来几月或再度下探
  • 去年上海税收收入8003亿元
  • 产经动态
  • 广东今年产业政策要点公布
  • 安徽严禁省内电煤涨价
  • 石油钻采设备业
    今年增长有望超两成
  • 2011年吉林投资规划出台
  • 工信部预计:今年钢铁生产成本将继续加大
  •  
    2011年2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产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产经新闻
    上游原料微涨,下游需求大增 PTA进入罕见“暴利”时代
    BDI短期七连阳
    未来几月或再度下探
    去年上海税收收入8003亿元
    产经动态
    广东今年产业政策要点公布
    安徽严禁省内电煤涨价
    石油钻采设备业
    今年增长有望超两成
    2011年吉林投资规划出台
    工信部预计:今年钢铁生产成本将继续加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产经动态
    2011-02-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产经动态

      中国低碳指数正式发布

      蓬勃发展的中国清洁能源和科技领域,如今在资本市场拥有了“标杆”。2月16日正式发布的中国低碳指数,反映中国相关领域境内外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并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标的。

      中国低碳指数基日为2006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代码为H11113,简称为“中国低碳”。中国低碳指数15日收盘报5690.1747点,16日开盘报5674.1245点。

      据了解,中国低碳指数最初由优点资本、北京环境交易所于2010年6月联合发布。引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后,三方共同对原编制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根据最新的编制方案,中国低碳指数的样本股由总部在中国内地、在低碳经济领域表现突出,分别在内地、香港和美国上市的40家公司股票构成。

      中国低碳指数的主要特点包括:覆盖范围广,选样范围除A股公司外,也包括了在海外上市的优秀中国公司;优中选优,选样除考虑低碳业务收入、市值和流动性等传统指标外,还对备选样本股的盈利性、资本扩张、增长潜力、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增强了指数的可投资性。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月14日,中国低碳指数样本股的总市值为8236亿元人民币,自由流通调整市值为4047亿元人民币。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刚表示,中国低碳指数的发布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和资本投资,对促进中国低碳产业的整体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年我国轿车出口增长迅速

      据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公布的2010年我国汽车出口年报,随着各国经济逐渐复苏,我国汽车出口基本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企稳回升。其中,轿车出口已经占到我国整车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预计未来将成为我国整车出口的主要车型。

      年报指出,2010年,我国共出口整车(含成套散件)及各类底盘56.67万台(辆),同比增长52.86%,出口金额69.85亿美元,同比增长34.5%。从出口数量看,汽车出口尚未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最高水平,但恢复速度已经相当可观,一举扭转2009年出口下滑的趋势,增幅由负变正。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载重车仍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车型,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占全部汽车出口的38%和33%,但是与其他车型相比,载重车的出口增长稍慢。

      与此同时,轿车出口数量在2010年已经占到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32%,2010年我国共出口轿车18万辆,出口金额12.76亿美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75.67%和58.79%。其中,1.0L-2L排量的轿车占我国轿车出口总量的九成以上。从出口地区分布看,2010年我国轿车已出口到13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俄罗斯、智利、伊朗及巴西的出口增幅较大。

      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杨爱国表示,轿车出口近年来增长迅速,增长幅度均超过载重车,“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轿车将从数量上超过载重车,成为我国整车出口的主要车型。”

    “陆资赴台”限制拟放宽

      记者16日获悉,台湾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已将相关报告提送台行政机构审议,大陆资本赴台投资的第二阶段开放项目可望于近期公布。该部门负责人施颜祥表示,第二阶段开放的项目一定会是大陆企业有兴趣的。

      2009年7月,台湾当局有关“陆资赴台”的2项许可办法生效实施,第一阶段开放“陆资赴台”的业别项目共100项,包括制造业64项、服务业25项、公共建设11项。

      据了解,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施颜祥还证实,提送的报告中涉及了开放大陆中下游家电企业赴台参股面板厂一事,但因未经核定,目前不适合对外做过多说明。

      此外,施颜祥还透露,该部门将成立“两岸产业布局策略小组”,依不同产业邀请相关业界、学界人士,共同研究未来两岸产业互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