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期货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巧理财 让存款在加息通道下“飞”起来
  • 多地遭遇用工荒
    巧用保险“揽人”
  • “超短期”理财产品减少
    债券类仍是主打
  • 外汇避险工具添“新丁”
    人民币对外汇期权起航
  • 加息预期支撑欧元
    欧洲央行下周会议决定后期走势
  •  
    2011年2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理财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理财一周
    巧理财 让存款在加息通道下“飞”起来
    多地遭遇用工荒
    巧用保险“揽人”
    “超短期”理财产品减少
    债券类仍是主打
    外汇避险工具添“新丁”
    人民币对外汇期权起航
    加息预期支撑欧元
    欧洲央行下周会议决定后期走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巧理财 让存款在加息通道下“飞”起来
    2011-02-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唐真龙 ○编辑 金苹苹

      进入加息通道,存款到底应该如何处置,是按兵不动还是办理转存?理财产品是该买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这些问题都是困扰每一个普通投资者的问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理财专家,为您在加息通道下更好地打理自己的存款支支招。

      ⊙记者 唐真龙 ○编辑 金苹苹

      转存有讲究 收益大不同

     

      春节过后,不少银行都出现排队转存的场景,前来办理转存手续的人络绎不绝。不过大部分投资者可能都不太清楚转存究竟可以给他们带来多少收益。对此,银行理财专家表示,在办理转存手续前,投资者一定要算清楚,转存是否比原本的收益高。

      而事实上,计算复杂的利息收入对于每一位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并非易事。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商业银行也针对加息周期中出现的这一需求,推出了所谓的“智能转存”服务。记者从光大银行获悉,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目前就推出了两款这样的智能理财服务——“阳光加息宝”和“阳光定存宝”。据了解,签约了“阳光加息宝”的客户如果遇到央行利息调整,可以不用自己计算复杂的利息收益来判断转存与否,而是直接由光大银行系统智能计算出适合转存的临界日期,以此来判断客户的定期存款是否应该重新转存,符合条件的存款将会由系统自动为其办理转存手续,客户再也不用在加息消息刚公布的那几天扎堆去银行排队,直接利用“阳光加息宝”智能转存的方式,便可在每次利率变动时实现储蓄存款利息最大化。

      除了存款转存之外,对于一些购买了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客户来说,也有“转存”的需求。对此,农行上海分行理财专家表示理财产品的“转存”同样存在临界点和机会成本的因素。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微幅提升对于投资者的最终收益影响不大。目前银行理财市场以3个月以内的短期利率、债券类产品为主。如客户购买了1月期限的该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0.25%,对于产品最终收益的影响很小,仅为每购买万元该理财产品收益提升2.08元。另外,理财产品存在不可提前赎回条款。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理财产品购买协议中,银行均与客户签订了不可提前赎回的条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理财产品到期前将无法支配该笔资金。“盲目转存并不可取,转存前还需算一笔细账。”农行理财专家表示。

      

      “短中长”共议 期限巧搭配

      如果在加息的背景下,您还让存款躺在银行里睡大觉,多少有点“out”了。工行上海分行理财专家孙璐表示,对于1—3年内要用的资金,不能再像以往一样惯性存期一年或两年,建议以三个月和六个月为主,时间越短越能在加息频繁变动中及时分享升息后的超额收益。

      此外,春节后是资金大量回笼和往年存款到期的黄金时间,孙璐表示可适当归并到期存款,满足5万元即可尝试购买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在固定时间内无法领取,但到期后本金和收益自动返回,方便支取或者购买下一款产品。理财产品因为参与票据、银行拆借和利率回购项目,因此年化收益率会随着存款利率变动,所以目前也建议以短期理财产品为主,主打2—3个月的产品,以工行的稳得利系列理财产品为例,一般2—3个月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可达到3.3%以上,月底时,有个别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4%以上。

      但在加息通道下,也并非是把所有存款的期限缩得越短越好。举例来说,三个月的年化存款利率为2.6%,其实真正算到三个月的当期实际收益率也只有0.65%;“短期的理财产品再好,周折往返耗费精力不说,也不是每次都能运气好碰上高收益的产品,对于真正不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来说还得另辟蹊径。”孙璐表示。

      所以,她建议在加息背景下,不适合存入固定利率的长期储蓄,浮动利率的银保产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替代产品。比如,万能险每月复利滚存,利率跟随存款利率每月调整,由于此前的加息,目前市场上多家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已经逐月递增,虽然万能险都具有前端手续费较高的特点,但很多保险公司都对那些购买了有一定期限的万能险给予手续费部分返还的优惠,加之复利效应的彰显,这类产品可兼顾加息预期和收益。除了万能险之外,财产险也是不错的选择,这类保险在银行基准利率上上浮0.5%左右,分段计息,同时附赠家庭财产保障。在2007年的加息阶段和2008年初,此类险种是很多保险投资人的选择,时下又正逢加息初期,产品的时间也比较灵活,期限在1—3年之间,投资者在低利率时趁早占得一席之地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