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期货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巧理财 让存款在加息通道下“飞”起来
  • 多地遭遇用工荒
    巧用保险“揽人”
  • “超短期”理财产品减少
    债券类仍是主打
  • 外汇避险工具添“新丁”
    人民币对外汇期权起航
  • 加息预期支撑欧元
    欧洲央行下周会议决定后期走势
  •  
    2011年2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理财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理财一周
    巧理财 让存款在加息通道下“飞”起来
    多地遭遇用工荒
    巧用保险“揽人”
    “超短期”理财产品减少
    债券类仍是主打
    外汇避险工具添“新丁”
    人民币对外汇期权起航
    加息预期支撑欧元
    欧洲央行下周会议决定后期走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汇避险工具添“新丁”
    人民币对外汇期权起航
    2011-02-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媛 ○编辑 金苹苹

      ⊙记者 王媛 ○编辑 金苹苹

      

      外汇市场避险工具再添“新丁”,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将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开闸”。这意味着,对于企业的汇率避险工具箱中,企业又多了一种选择。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内,这对外汇市场和相关理财产品的影响都颇为有限。

      汇率避险工具多一种选择

      今年春节后,人民币双向波动继续加大。自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5日攀升后,于本周一,又创出自2005年汇改以来的最高纪录6.5705。但此后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而昨日又扭头向上小幅回升,上行了33个基点至5.5795。据统计,上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波幅较春节前明显加大,单日平均波幅达到47.5个基点。

      “在汇率双向波动加大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避险工具是人民币汇率期权。”一银行外汇交易员告诉记者。据了解,在人民币对外汇期权推出之前,企业选择汇率避险,还是以传统的远期结售汇方法为主。举例来看,客户预计,未来6个月将有一笔500万元的美元收入,为规避美元贬值的风险,企业可与银行签订一笔美元对人民币的6个月的远期结汇交易,将汇率锁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与远期结售汇等传统汇率避险工具的最大不同在于,外汇期权到期后,客户可选择是否继续进行交易,能更多地为贸易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也就是说,外汇期权到期时,买方可以选择不行权。例如,某客户购买了一份6月期的外汇期权,6个月后到期时,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该客户即可选择行权,这样可以用低于现价的方式买入;反之,如果三个月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该客户就可以选择不行权,而是直接在市场上买入,但期权费则需购买时支付。

      对理财产品影响有限

      在一些外汇交易员看来,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在今年4月1日的正式“开闸”,意味着未来人民币的双向波动或会进一步增大,缓和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但就目前来看,其所限的也仅是普通的欧式期权,卖出期权也受限。业内人士分析,短期内,对外汇市场和相关理财产品的影响都颇为有限。

      目前,我国银行对客户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有远期、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等三类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而外汇期权的“起锚”,则仅是国内期权市场发展的起步。外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各类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累计交易量超过1.6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4.8%。外管局表示,将根据市场运行状况和市场条件,稳步推进期权市场发展。

      从上周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来看,“银行只能办理客户买入外汇看涨或看跌期权业务,除对已买入的期权进行反向平仓外,不得办理客户卖出期权业务”。业内人士分析,这说明,在期权业务开展初期,不能用于投机,只是为了用于企业真实贸易项目下的对冲汇率风险。

      而银行的外汇期权理财产品,则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客户而言,风险收益都较低的债券货币类的理财产品,目前仍是“主打”。交通银行理财师李吉告诉记者,目前一些银行推出外汇期权理财产品,还是以外资行居多。这类理财产品约占结构类产品的3成左右,主要挂钩于澳元和欧元,收益率在结构性理财产品当中也并不算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