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本报全媒体出击 两会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 我就在那里
  • 明天是最艰苦的一天
  • 累并快乐着
  • 两会给了我“浓缩体验”
  • 两会新闻战是集团军作战
  • 有幸记录“十二五”开局之年
  • 有苦也有甜
  • 马蔚华:社会责任应
    内化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 熨平内心的焦躁
  •  
    2011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本报全媒体出击 两会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我就在那里
    明天是最艰苦的一天
    累并快乐着
    两会给了我“浓缩体验”
    两会新闻战是集团军作战
    有幸记录“十二五”开局之年
    有苦也有甜
    马蔚华:社会责任应
    内化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熨平内心的焦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明天是最艰苦的一天
    2011-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牡霞

      ⊙记者 张牡霞

      

      与去年相比,今年参加两会报道最大的感受就是累,很累。

      从3月1日上午开始,北京铁道大厦就成为我们最常去的地方,在政协经济组报到处查看报到情况,盯着门口随时可能进来的政协委员,关注突然亮起来的闪光灯,这些工作一个都不能落下。回到报社后,开编前会,写稿,分配第二天任务,这些工作经常要到晚上十一点多才能完成。

      到了3月4日晚上,政协开幕式报道告一段落之后,同事们已经开始感到有些疲惫了。

      然而到了3月5日,才发现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由于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领导人和部委领导参加政协小组和人大代表团讨论的时间安排和往年相比改变很大,且次数倍增。从5日开始,我们九个上会记者奔走在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团的各个驻地,生怕漏了“一行三会”以及其他重要部委的领导。这期间,我们不止一次对“新手”叶苗说,“明天是最艰苦的一天。”但事实一次又一次无情地推翻了我的结论。

      到3月13日上午政协闭幕会举行过后,再次对叶苗说,“最艰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叶苗已经不敢相信了,他坚持要等到14日人大闭幕时再下结论,这回总没有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