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全球普遭重棒喝 A股警惕倒春寒
  • 后市大小指数分化概率加大
  • 缺乏可持续热点 市场暂无趋势性机会
  • 调整行情逐渐深化
  • 担忧情绪升温 市场宽幅震荡
  • 延续反弹可能性较大
  •  
    2011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市场趋势
    全球普遭重棒喝 A股警惕倒春寒
    后市大小指数分化概率加大
    缺乏可持续热点 市场暂无趋势性机会
    调整行情逐渐深化
    担忧情绪升温 市场宽幅震荡
    延续反弹可能性较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缺乏可持续热点 市场暂无趋势性机会
    2011-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民族证券 徐一钉 编辑 杨晓坤

      ⊙民族证券 徐一钉 编辑 杨晓坤

      

      历史经验表明,一轮有力度的行情中,煤炭股、有色金属、房地产股等3大权重板块,至少有2大板块充当引领大盘上涨的角色。也就是说,上证综指与煤炭股、有色金属、房地产股的走势保持强相关性。比如去年2319点至3186点的反弹,当煤炭股、有色金属、房地产股阶段性表现时,上证综指的上涨较为流畅。一旦这3个板块走弱,上证综指要么陷入盘整、要么进入调整。遗憾的是,煤炭股、有色金属出现1日游行情,而房地产股受政策影响走势很低迷,意味着目前A股市场没有趋势性机会。

      近期,沉寂一段时间的欧债危机再次抬头。3月7日,穆迪公司把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3档;3月9日,标准普尔表示,欧元区部分成员国信用评级可能被进一步下调,同时希腊债务存在违约可能;3月10日,穆迪下调西班牙主权评级;受此影响,投资人对欧元区国债的风险意识已显著提升。葡萄牙和德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差8日达到432个基点,接近去年11月创下的历史高点484个基点。重新燃起的债务危机,以及目前超过100美元/桶的高油价,将对疲弱的欧元区经济带来更大考验。

      受上述因素、技术面影响,美元指数扭转了下跌趋势、进入反弹,并在酝酿中期反弹。在短期内,伦敦有色、国际油价也将进入调整。而煤炭股、有色金属股的涨跌,与国家大宗商品涨跌高度正相关。随着煤炭股、有色金属股延续调整走势,以及房地产股、银行股受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拖累,短期内难有好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最近A股市场对“事件性”刺激不敏感,典型的是“两会”中涉及的行业规划等,目前两市单日成交不足3000亿元,热点依然延续“炒剩饭”,反映出A股市场疲弱的一面。

      从A股历史经验看,当大多数机构看法一致,特别是行动一致(仓位高点)时,相反理论往往会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仓位在历史高点附近时,不管当时A股市场所处的基本面如何,A股市场最好的表现是“维持振荡整理”,即使继续上涨空间也很有限。目前看好后市的投资者不少,公募基金等机构的仓位也很重。截至上周末,公募基金仓位再次逼近历史高点,但大盘并没有出现流畅的上攻走势。技术上看,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数等指数均出现调整形态。此时,大家多一份谨慎还是必要的。

      笔者发现,汽车销量月度同比、环比增幅的变化,与A股市场的涨跌趋势有强关联性。比如2008年糟糕的车市与A股市场跌幅的下跌相伴,2009年、2010年(中小板、创业板指数)火爆的车市与A股市场的上涨相伴。今年,随着汽车发展促进政策正式退出,北京市实施治堵限购措施,政策环境远不如前两年宽松,汽车产销恐将告别前两年高速增长。今年2月份全国汽车销量为126.70万辆,与1月份相比降幅超过33%,轿车销量降幅更是达到40.80%。从另一个侧面,透视出股市并不像一些投资者看得那么乐观。

      去年四季度以来,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侵蚀上市公司利润。国内人力成本上涨受双重因素影响。一方面,全国多处地方出现的“民工荒”,导致人力资源成本上涨;另一方面,物价上涨也推高人力成本。广州最低工资标准涨至1300元,暂列全国第一。有机构预计,今后三四年低端工人工资会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而国际原油价格、伦敦有色金属、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提高了国内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再考虑到,货币收紧政策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面临不小的压力。

      此外,一二级市场的赚钱效应的巨大落差,也对市场后市走势构成不利影响。二级市场中“聪明”的投资者都去做PE,待上市后“爆炒套现”不但获取丰厚的利润,承担的风险也比二级市场低得多。这种“低风险或无风险、高收益或超高收益”的盈利模式,必然招致大量的投资者效仿。留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则承受更大的风险,随着有“能力”的投资者不断流失,最后累加作用对A股市场的影响是负面的。上交所未来五年拟增250家上市公司,深交所未来三年拟扩容1000家,让投资者对市场资金能否跟上筹码的增长速度更增加了一份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