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要闻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通胀仍是最大忧虑 消费或引领结构性行情
  • “流动性”迷踪
  • cnstock
  • 每日关注
  • 预判未来行情 公募谨慎私募乐观
  • 基金销售新规实施一周年 “费用瓶颈”依旧待解
  •  
    2011年3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通胀仍是最大忧虑 消费或引领结构性行情
    “流动性”迷踪
    cnstock
    每日关注
    预判未来行情 公募谨慎私募乐观
    基金销售新规实施一周年 “费用瓶颈”依旧待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预判未来行情 公募谨慎私募乐观
    2011-03-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晓婧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受到通胀数据、日本地震的扰动,公募基金对于后市预判陡然生变,乐观情绪转为谨慎,反映到其投资操作上,则是顺势减仓。相对于公募基金的谨慎而言,私募基金并不拘泥于眼前的“纷纷扰扰”,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私募对于行情的演绎更加乐观。

      

      基金顺势减仓

      申银万国基金仓位监测数据显示,上周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相比前周末略微下降。截至上周五,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85.19%,下降0.74%。具体而言,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0.53%,从90.30%下降到89.78%;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1.02%,从80.26%下降到79.25%。

      60家基金公司中,减仓基金占据多数,共计34家仓位下降,20家仓位上升,6家仓位保持不变,不过,各基金公司仓位变化幅度并不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基金谨慎“观望”的心态。

      上投摩根表示,预计3月份在基数效应和累计涨价因素的推动下CPI将会继续上扬,为宏观调控带来一些压力。某大型基金公司策略分析师也预计,3月份CPI将反弹到5%以上,紧缩政策短期内很难放松。不过,亦有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过于悲观,在其看来,“当我们将目光集中于每个月的CPI数据时,同样也会在经济数据和市场的波动中再次迷失方向。”

      

      私募坚定看多

      相对于公募基金的谨慎而言,私募基金并不拘泥于眼前的宏观数据,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私募对于行情的演绎更加乐观。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对全国近50家私募管理人进行的调查显示,47.62%的私募管理人对A股3000点之上的行情表示乐观,认为市场仍会继续上行;仅28.57%的私募表示反弹难以持续,行情或冲高回落;此外,还有23.81%的私募认为未来行情更多的会表现为震荡整理的态势。

      “A股此次摸上3000点的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奠定了2600的底部区域,为今年的小牛市树立了一个阶段性的旗帜。”世通资产董事长常士杉表示,“市场的强势可以确定,股指很有可能上4000点,但是个股的调整概率会很大。”

      虽然常士杉对后市坚定看多,不过,他依然认为3000点会面临阶段性调整,尤其是个股的调整概率会很大。而基于对市场长期看好,常士杉依然坚持满仓操作。主要看好大盘蓝筹、军工、机械,高端装备制造等。

      瑞象投资董事长陈军认为,近期股市上涨的根本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不管是从经济增长的质量还是数量来看,中国经济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尽管经济存在局部问题,但这些问题都能在经济的发展也就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当中得到改善。另外,估值优势也是近期股市上涨的主要原因,权重蓝筹股的企稳给予了大盘以持续反弹的底气,中小板、创业板的高估值现象毕竟也只是个别情况,企业盈利的持续改善提升估值的空间。

      陈军表示,对于今年行情的判断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更关注个股带来的投资机会,寻找确定性增长,成长性突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才是制胜的关键,最看好的三个板块是通信、金融、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