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资金·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沪指2900点拉锯 机构对后市看法出现分歧
  • 不止损的心态
  • 热点转换太快 多头难以招架
  • 创业板指跌逾2%
  • 两市基指双双下跌
  • 国内商品多数上涨
  • 信用产品继续走强
  • 港股再挫416点
  • 浙系资金入场抢“盐”
    机构弃“盐”买“新能源”
  • 沪指再失2900点
  •  
    2011年3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沪指2900点拉锯 机构对后市看法出现分歧
    不止损的心态
    热点转换太快 多头难以招架
    创业板指跌逾2%
    两市基指双双下跌
    国内商品多数上涨
    信用产品继续走强
    港股再挫416点
    浙系资金入场抢“盐”
    机构弃“盐”买“新能源”
    沪指再失2900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指2900点拉锯 机构对后市看法出现分歧
    2011-03-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时娜 ○编辑 朱绍勇

      沪指2900点拉锯

      机构对后市看法出现分歧

      ⊙记者 时娜 ○编辑 朱绍勇

      

      围绕2900点的拉锯继续上演,盘中石化双雄虽有护盘动作,但最终不敌钢铁、有色金属等多数板块的下挫,沪指昨日再度跌回2900点之下。分析人士对后市看法出现分歧,悲观者认为市场已进入下跌通道,乐观者却认为股指下调空间有限。

      从盘面上看,沪深股指受外围股市影响跳空低开,其后沪指一度在电力、煤炭板块的带动下收窄跌幅甚至翻红,但日本核问题始终困扰市场,加上临近周末,加息及上调准备金率担忧再度抬头,导致股指因承接力不足跌幅逐步再次拉大,尾盘半个小时更是再遭跳水,逾8成个股收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2897.30点,跌33.51点,跌幅1.14%;深证成指报12650.67点,跌215.08点,跌幅1.67%。两市共成交293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略微放大。此外,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69%及2.16%。

      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下跌,机械制造、家电、物资外贸、仪器仪表、有色金属、钢铁等板块领跌大市,稀土永磁、触摸屏、3G、物联网、锂电池等题材板块也损失惨重。与日本地震相关的概念炒作继续演绎,受日本核辐射泄漏危机升级影响,周三稍为喘定的核电相关概念股昨日再度重创,科新机电、南风股份及江苏神通跌停收市,中核科技、二重重装、东方锆业皆跌逾8%。由于部分地区出现食盐抢购现象,涉盐涉碘类个股遭暴炒,云南盐化、兰太实业涨停,同时带动了碱业、醋业等食品类个股走强。此外,核能替代能源继续走强,电力股崛起,太阳能,风能类个股炒风有所降温。

      资金再度流出股市,据大智慧SuperView大资金流向统计,昨日市场净流出资金83.5亿元,有色金属、机械、电器、医药及汽车类板块位居资金净流出榜前五位,净流出金额合计达29.1亿元;仅酿酒食品、电力及煤炭石油三个板块实现资金净流入,但即使是居首的酿酒食品板块净流入资金额也不到1.7亿元。

      对于沪指昨日再度失守2900点整数关,板块个股再陷普跌,分析人士对后市的看法出现分歧。平安证券策略研究员蔡大贵认为,在外围突发性事件的冲击下,本身就有调整需求的A股短线或已进入震荡下探通道,在日本核泄漏危机得到控制及国内的控通胀形势好转之前,市场难有整体性机会,尽管期间会因政府的积极动作(如日本注资)出现缓冲。

      蔡大贵认为,在市场缺乏整体性机会的背景下,板块也很难看到长期趋势性机会,但受益于政府持续投资的特高压等板块、盈利持续增长的绩优股及受益消费增长的板块存在交易性机会。

      也有机构依然乐观,他们认为,虽然日本核泄漏及周边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多方不敢发力,但银行、地产等蓝筹股的低估值及指数60日线、半年线等中长期均线的强劲支持,决定了股指下调空间有限,且在外围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周末出台紧缩政策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大盘短期将维持震荡,“十二五”规划提及的新兴产业、受益区域振兴的个股、重组概念及年报大增个股等,后市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