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信息披露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招商基金杨渺:成长股现分化 价值股做修复
  • 嘉实副总经理戴京焦谈团队建设:
    往前跑,后面要跟上
  • 宝盈高峰:日本强震对A股冲击不大 风格或偏向中小盘
  • 摩根资产管理公司高级经理莫媛惠:新兴市场跑赢成熟市场机会大
  •  
    2011年3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15版:基金·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 A15版:基金·专访
    招商基金杨渺:成长股现分化 价值股做修复
    嘉实副总经理戴京焦谈团队建设:
    往前跑,后面要跟上
    宝盈高峰:日本强震对A股冲击不大 风格或偏向中小盘
    摩根资产管理公司高级经理莫媛惠:新兴市场跑赢成熟市场机会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嘉实副总经理戴京焦谈团队建设:
    往前跑,后面要跟上
    2011-03-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宁

      ⊙本报记者 丁宁

      

      相较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大公司在投研团队的规模方面占据优势,而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丰富的养分得以及时输送到各部门的神经末梢,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运作效率,则是“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重要前提。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基金公司,嘉实基金目前拥有的投研团队人数超过百人,将团队有机融合共享智慧,让大船行得稳行得远,是嘉实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戴京焦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提早预判 人才先行

      在戴京焦看来,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因此,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持续胜出,人才建设首当其冲。

      06、07年基金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使得行业有些措手不及。“当时很多公司的人才储备没有及时跟上,加之私募等其他领域的分流加快,公司之间互相挖人也非常普遍,基金业一下子就感觉到人才捉襟见肘”。

      戴京焦表示,经过此前的经验教训,基金公司在提早应对人才需求方面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公司每年都会让各个业务单元预先对未来市场做一个前瞻性的预判,在此基础上做一个人力资源的预算,然后汇总制定公司整体的人才储备计划。”

      “近几年来基金公司在以企业年金为主的机构业务方面发展较快,嘉实对这方面的人力资源储备也是整个人才储备战略的重要方向,现在看情况还是不错的。”戴京焦说:“07年末至今,在整个行业规模徘徊不前的背景下,嘉实投研人数逆势增长,特别是在机构投资业务部门,目前负责该业务的基金经理就有十几个,而整个公司的投研团队大致有一百多人。”

      戴京焦预期,公募基金业的春天即将来临。所谓“春天”,直观的反映即是基金资产规模会再次出现增长。戴京焦表示,随着财富示范效应的逐步发酵,将来会有更多人选择依靠机构投资者来帮助理财,基金行业的资产管理需求也会逐步提升,基金行业的人才需求自然也会再度扩容。

      “如果没有及时做好准备,临阵就会乱方寸,有一些产品的业绩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行业依旧面临一个人才先行的课题”。

      

      “往前跑,后面要跟上”

      足够的材料并不意味着万丈高楼的一步到位,要想构建一个有效率的平台将投研人才有机融合,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戴京焦表示,早在几年前嘉实基金就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知识积累系统,让员工能够非常图表化和清晰化地获得即时信息。

      “员工一点程序就能看到符合自己级别的重要事项,包括报告的及时跟踪;此外,我们把信息分成不同的级别,这样大家看的时候就非常明确重要程度不同,关注程度也就不同,深度的,及时的……这样的一种通不过不同标志来分类的信息体系让不同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需求”。

      戴京焦表示,嘉实团队很大,所以一个人的效率往前提速一点,整个团队的效率会有更明显的提升。她自豪地说,与同行交流时,别人会非常羡慕嘉实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一个体系完善的知识积累系统,很多公司是现在才开始,而且开始的时候会面临后台支持不足、业务能力不够的困难。“所以早做打算早点起步现在就有非常大的优势。”

      “有些公司过于在乎‘往前跑’,中后台如果没有立即跟上的话,跑到后来你会发现‘跑不动’了,所以效率的持续提高除了要往前跑之外,一定要有人把中后台的建设跟上脚步”。戴京焦表示,嘉实目前依旧还在不断开发新的模块,以满足员工多方位的分享需求。

      除了技术跟进,戴京焦表示嘉实还在文化建设等软件方面增强团队“黏合度”。

      “我们每年也会面对一些人员的流失,但基本上都不超过10%,低于业内平均水平。”戴京焦表示,适当的流动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且嘉实有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不仅仅只是钱,还有他发展的空间、尊严、兴趣点以及文化契合度等,大公司相对有优势,毕竟,留人是多维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