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等次生灾难。灾难给日本的经济前景带来变数,投资者的信心也随即出现波动,日本日经225指数在震后两个交易日内大跌近8%。与此同时,日元则一路飙升,兑美元汇率在上周触及约76日元的历史新高,日本央行不得不联手七国集团(G7)出手干预。
此外,由于东北部是日本的工业区,集中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诸多重要产业,这也令市场对灾后蝴蝶效应的传播感到不安。包括科技及钢铁等在内多个行业的产业链是否会遭到严重打击?周边国家相关产业的价格水平会否因此出现飙升?
这场地震究竟会对日本及全球经济造成多大影响?本期圆桌邀请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震后时代日本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及全球经济展望。
⊙记者 王媛 王宙洁 ○编辑 于勇 颜剑
嘉宾
灾难损失或占日本GDP的4%至5%
上海证券报:这次日本地震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灾害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如何,预计该国GDP的损失会达到多少?对日本哪些产业影响较大?日本地震会否对该国金融市场造成持续动荡?
张浩川:据初步估计,日本经济损失将达到1800亿美元以上,占日本GDP的5%左右。所幸,此次受灾地区所占日本GDP比重约在8-9%左右,而且多以农业为主,应该不会对日本经济造成伤筋动骨的创伤。待此次震灾平息,灾后重建开始以后,日本的GDP应该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增长,也可能在重建的过程中推出一系列至今为止因成本过高而被搁置的新技术(如洋流发电等安全性更高的技术)。
随着日本诸多产业的停产,日经指数的下降、日本的海外资产抛售、日元需求量的增加、日元的升值连锁反应已经显现。曾经在阪神大地震时出现过的日元飙升情况又一次出现,投机性地买入日元和升值预期将会加剧日元的涨幅。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日本的企业多为3月决算,本身在这一时期对日元的需求量就比较大。海外投资者不仅将抛售日本股票,还可能抛售其他日本资产,应该说地震对日本乃至亚太股市、全球股市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延续。
曹红辉:地震导致的海啸和核辐射使得汽车、电子等日本支柱产业停产,全年的GDP可能受到较大冲击;日本消费市场、旅游市场受核辐射的冲击而萎缩;金融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短期内虽然获得政府干预的支持,但大量的围绕日元的套利交易将发生巨大逆转,外汇市场、股市和债市等产生巨大波动;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受日本减少购买的影响而出现下跌。长远而言,将加剧日系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流出,以分散投资风险。
鲁政委:地震的直接破坏和供电中断,造成日本一些企业被迫停产,可能令日本出口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并令尚在恢复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而核辐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消除,这也会给未来日本的产品出口蒙上长期阴影。
此外,财政负担进一步加大,将令日本政府进退两难。目前日本政策早已债台高筑,突遭此劫,继续举债将令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中,不举债而增税,又会令经济增长前景更加恶化。无论如何,都会令日本经济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地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使得预期不确定的氛围空前浓重,交易对手风险大增,机构突然增加的谨慎情绪,加大了短期内日本的流动性紧张,使得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从而受到资金链绷紧的冲击。
财政危机引爆点隐忧
上海证券报:由于日本央行已经大规模地向市场注资,如果投资人对于日本政府财政的稳健失去信心,要求公债风险溢价,那么该国是否会在“某个时间”出现财政危机引爆点?该国是否会发生财政危机?
斯图尔特·萨耶尔、河村耕平:财政危机引爆点是日本央行所担忧的,这也是为什么该央行未在金融危机期间采用“定量宽松”救市政策的原因。日本政府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为他们的重建和复苏融资仍有待观察,即使是在执政的民主党内部,暂时也未达成共识。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曾经非正式地表态排除增加税收的融资方法。鉴于目前日本公共债务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00%,一些政界人士可能施压日本央行发行政府债券(不过这必须先经过内阁同意),但以帮助重建的名义征税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张浩川:日本目前的预算赤字大约占GDP的10%左右。财政方面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长期积累的国债已经无法对应日益严峻的医疗保险、老龄化等实际的社会问题,这次的震灾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日本财政。但日本仍然拥有较高的储蓄率,随着事态的恶化也可以大举撤回其海外资产,况且在如此严重的灾难面前,各国政府也都会伸出援手,从这些层面上来看,应该不会出现巨大的财政危机。
从理论上来讲,即便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日本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干预市场,因为这样既可以弥补财政赤字、增加货币的流通性、也可以达到让日元贬值的效果。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这样的一国经济政策是否可以得到周边国家的认可还有待商榷。
关注日元回流的“蝴蝶效应”
上海证券报:您认为日本地震及其所引发的灾害将对亚洲甚至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如何?由于日本在全球产业链方面中的地位,会对全球哪些行业产生负面作用?这是否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张浩川:实体经济方面,日本诸多产业的停产,将会对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形成一定的冲击,也将会引起对原材料供应商的国家贸易额的减少(如汽车、钢铁、电子等),同时日本对能源、粮食的刚性需求也会增加,可能导致物价的波动。在虚拟经济方面,日本可能会撤回其部分海外资本(包括美国国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等),这些都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但是,这些负面的影响应该不能左右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毕竟日本经济已经长期低迷,也已经不是决定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从灾后经济重建的角度来看,可能会促进双边贸易较为紧密的国家的经济发展。
鲁政委:日本在全球IT、电子、汽车、机械、光学仪器等产业的高端部件上,具有其他经济短期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其不少核心零部件过去仍主要在本土生产。直接由地震和供电诱发的日本企业生产当前的停产,可能因核泄漏而进一步延长。这意味着,这些产业可能会由于供给突然减少乃至中断而造成价格背离“摩尔定律”出现反弹。
由于核泄漏诱发恐慌,并造成混乱局势,恢复常态前景不明,这可能使得当前海外投资对日元资产持续抛售。但是,大量日元资产主要为日本本国居民而非外国居民持有,但日本却在海外有大量投资。这就意味着,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问题,其实不是外国投资者抛售日元资产的问题,而是日本居民平仓非日元资产、将日元汇回国内的问题。这种影响可能远远超过前者。
如果这种规模足够大,可能诱发来自日本投资较多、资本项目开放的亚洲邻国出现金融动荡。回顾当年阪神大地震,曾令日元在1995年的1-6月份出现了连续6个月的升值,最终到9月才恢复到地震前的汇率水平。日本海外企业购汇汇回国内,构成了日元升值的主要原因。无独有偶,在阪神地震发生的同月,泰国单月贸易逆差规模即较上年骤然出现了跳升,由1994年的8亿美元左右窜至了10亿美元以上。而1997年亚洲金融的爆发即由泰国经常项目逆差开始引爆。本次日本大地震,同样应密切关注这种“蝴蝶效应”。
在市场心神渐定之后,原油价格会首先受到支撑。因为在日本核电站短期无法恢复供电的情况下,替代的电力供应必然主要是来自原油;同时,对核电的重新评估,固然使得风能、太阳能更多受到青睐,但也将更多转向原油之类的传统能源,这将构成对全球原油需求的较大增量支撑。
由于此前基础设施建设早已趋于完成,日本已不是金属类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因而,短期内的生产停顿并足以对金属类大宗商品构成重大打击,反倒震后重建的需求意味着提供了新的支撑力量。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支撑力量的释放,可能要等到重建前景明确之后才会出现,而核泄漏的出现则令重建的时间表更加不确定。因此,在重建前景出现前,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还不会出现显著上升,但也不会显著下跌;相反,如果随后显示中国出口受到明显冲击,市场可能再度产生中国宏观政策转松的预期,从而构成金属类大宗商品上涨的力量。
曹红辉:首先,全球其他地区以日本汽车发动机和电子元件等为原件的下游行业受到巨大冲击,或减产或停产,相应的产品价格上涨;其次,其他地区企业将对日本同类产品出现替代性的供应,从而提升其竞争者的供应比例,削弱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再次,其他地区因来自日本的供应短期内减少而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但长期内则可能因经济进一步衰退而出现通货紧缩的威胁。此外,若核辐射不能尽快得到遏制,那么海外投资者很可能会持续抛售日元资产,资本可能流入其他亚洲地区经济体,加剧资产上涨压力。
斯图尔特·萨耶尔、河村耕平:在日本东北地区有较大产能的产业将受到较大冲击,比如钢铁行业将遇到较大的干扰和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不会持续很久,因为有可替代产业。这场灾难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是相当有限的。因为三大受到灾害最严重地区(岩手县、宫城县及福岛县)的GDP只占整个日本GDP的4%。此外,该地区各大公司的债务占股本的比率较低,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即使无力偿还债务甚至宣布破产,所造成财政后果也不太可能扩散到整个日本或是全球经济体系。不过,灾后重建带来的需求也有可能帮助拉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
上海证券报:随着七国集团(G7)承诺如果需要将进一步干预以遏制日元大涨之势,您认为日元未来将会是怎样的走势,这会对人民币的走势是否会产生影响?
斯图尔特·萨耶尔、河村耕平:七国集团(G7)已经联手对日元汇率进行了干预,目前日元的汇率虽然仍然处于高位,但已经较此前略有下降。我们认为,日元汇率是否会回到地震发生前的水平,这取决于日本央行是否会向金融市场注入非常庞大的资金,但目前看来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日本央行实质上是对长期利率的上升表示担忧的。不过,日元对人民币汇率的直接影响很小,我们尚未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强大的关联性。
鲁政委:预计在未来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日元仍会可能总体保持升值态势,但在日本央行干预下,升值的幅度不会很大。我们预计,如果随后果真显示出口受到较大冲击,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可能暂缓,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可能会下降至4-5%,即到年末,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由此前的6.20-6.30调整为6.30-6.40。
张浩川:我认为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的。毕竟中国目前的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来自于铁矿石、石油等原材料进口成本的过高、国内交易成本过高、人民币流动性过剩、投机性游资的炒作等问题,这些都不是日本可以决定的因素。如果说现在我们需要戒备的应该是那些利用人们对自然灾难的恐惧心理、凭空散布谣言、趁机哄抬部分商品价格的投机行为。
中国经济能否风景独好?
上海证券报:美国财政部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日本是第二大持有国,如果日本政府为了融资抛出美国国债,中国如何应对?
鲁政委:与我国不同,日本外汇资产相当大一部分由民间持有,日本保险公司获取日元资金的行为,与官方外汇储备是否抛售美国国债,其实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同时,官方储备本身也很难直接使用于国内。因此,地震不会促使日本官方储备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
张浩川:从震后来看,随着日本股市,美国股市的下跌,美国国债市场短期国债的买入有所增加,但因为存在对日本将会抛售美国国债的预期而长期买入的变动不大。我认为,如果出现日本政府抛售美国国债的情况,中国可以直接吸收日本所抛的美国国债,以减轻日本抛售美国国债而引起的市场波动。当然,这也需要主要经济大国之间的相互配合,因为全球性的经济混乱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曹红辉:如果无政府干预,日本国债收益率可能大幅下滑。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规模和占总资产的比例都不大,影响较小。
上海证券报:您认为这次日本地震及后续灾害对中国外贸和国内的通胀形势有何影响?
斯图尔特·萨耶尔、河村耕平:日本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将助推工业、建筑机械及材料的需求,这有可能给中国带来较为温和的通胀压力,但同时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但重建带来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中国内部需求波动对通胀影响将更大。
此外,中国对日本的消费品出口也不会受到很明显的影响。海啸带来的负面冲击将会在未来数年导致日本家庭支出减少,这会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一缺口会被中国更便宜的消费替代品所填补。因此,中国对日本出口所受到的总体影响看起来较小。
鲁政委:日本是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0年从日本的进口金额为1767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12.7%。我国超过五成产品出口产品零部件来自日本。在机电音响设备及其零件和附件、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三大类别产品中,按照2010年数据,从日本的进口分别占到中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量的17.4%、25.5%和16.0%。而这三大类产品的出口占到了中国出口总额的53.5%。
日本零部件供给中断将显著影响我国出口。考虑到目前福岛核电站供电中断,不少电子产品企业、企业生产基地邻近震区,其他地区也出现停电,生产被迫中断,零部件可能无法正常交货。数据显示,从日本的相关进口与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预计未来数月,在韩国、台湾企业形成对日本电子元器件、交通运输设备零配件等的供应替代之前,我国的出口将会显著放缓。
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徘徊、进口增速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出口却因日本地震冲击意外放缓,这将导致未来3-6个月我国外贸顺差难以回到过去常见的高位,很可能会仅在数十亿美元的水平、甚至可能继续出现逆差。即使是从韩国和台湾进口临时救急,相关产品的价格也将会显著上升,仍将构成对顺差的压制。
就通胀而言,大宗商品继续高位徘徊、过去长期下跌的产品价格止跌反弹,将直接令短期CPI可能出现继续上涨的压力。在更长一些的时间里,由于出口受阻,作为与日本进口零部件相互补的产品,价格可能出现下跌,这会是对控制通胀有力的因素之一。
张浩川:我认为对中国物价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毕竟中国目前的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来自于铁矿石、石油等原材料进口成本的过高、国内交易成本过高、人民币流动性过剩、投机性游资的炒作等问题,这些都不是日本可以决定的因素。如果说现在我们需要戒备的应该是那些利用人们对自然灾难的恐惧心理、凭空散布谣言、趁机哄抬部分商品价格的投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