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能源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专版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今年棉花行情很“忐忑” 5月后或创新高
  • 秋冬订货会 服装纺织企业普遍上调价格
  • 棉价疯涨撬动替代品行情
    溶解浆项目一哄而上存隐忧
  •  
    2011年3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调查·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调查·产业
    今年棉花行情很“忐忑” 5月后或创新高
    秋冬订货会 服装纺织企业普遍上调价格
    棉价疯涨撬动替代品行情
    溶解浆项目一哄而上存隐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棉花行情很“忐忑” 5月后或创新高
    2011-03-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文嫣 ○编辑 王晓华

      

      自2010年9月起,棉花价格出现爆发性上涨,从18000元/吨加速上升,截至本周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仍维持在30000元/吨左右。根据记者的深入调查,尽管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将增加,但在10月采摘季到来之前,棉花价格仍将继续上行,5月份以后可能创下新高。由于棉花上涨,服装纺织类企业表示将把价格上调10%-20%;造纸企业则纷纷上马溶解浆项目,以期在棉花替代品行情中掘金。

      ⊙记者 王文嫣 ○编辑 王晓华

      

      尽管本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较3月初有所下降,但今年棉花总体行情依然不容乐观。4月将是我国新疆、华北地区棉花播种的时点。今年国内的棉花种植量是否增加,对棉花价格显得尤为关键。记者日前从新疆等地召开的棉花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国内棉花种植意愿明显提高,这个信号增强了下半年棉价向下的可能性。但记者从棉产品行业和服装企业人士处了解到,由于纺织行业各个环节的心态不同,原料缺口始终存在。在10月份棉花收割前,棉价从5月起可能会攀升至新高点。

      

      棉花种植意愿正在增强

      去年下半年以来棉价一直在上涨,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供不应求。国内棉花种植很少有集体农场经营,绝大部分取决于棉农个体意愿,因此对产量的预判难度较大。加之棉花采摘的机械化率较低,成本较高,受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多,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已经连续5年缩小。“棉农也只是在2010年感受到种植棉花的好处。以新疆产区为例,种植果树远比棉花省心得多。”棉花贸易从业者李先生表示。

      第一纺织网总编、棉纺行业高级分析师汪前进分析认为,近年国内棉花产量以及纺织企业对棉花需求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始终存在350万吨的年缺口,需要靠进口来弥补。美国农业部预测2011年我国需进口棉花约330万吨。由于我国是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巨大的需求也使国内外棉花价格互相推高。

      最新数据显示,2010/11年度世界棉花产量估计接近1.15亿包,同比提高13%,是7年中的最大年产量。目前的产量预估显示,今年产量较去年会有显著回升,但是依然低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最高产量水平。中国棉花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以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获得的初步植棉意向显示,预计扩张幅度大约在8%,其中尤以河南和安徽的增幅较大,分别达到17.96%和8.19%。但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对内地12个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计310个县(市、团场)的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1年全国植棉面积8455万亩,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9.8%,主要以长江流域和新疆地区的增长为主,山东、河南等地的面积扩展并不明显。

      其中产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新疆产区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生产工作会议上提出,为了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扩大棉花种植的情况,自治区将在2011年把全区棉花总面积控制在2300万亩左右,即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6%-8%。

      国金证券等研究机构分析认为,随着全球产量增加的预期,今年棉花价格向下的可能性增强。对大量用棉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利的信号。不过更多的机构认为,虽然有一些短期因素冲击棉花价格,但在棉花收获前的这段时间,棉价仍将高位震荡。

      目前国内业务涉及棉花种植、加工的公司较少。即将到来的棉花播种让市场将目光集中在了拥有棉花种植业务的新赛股份上。该公司自有棉花种植面积约24万亩,可加工产出皮棉近2万吨,公司外购籽棉的皮棉产出量也在2万吨左右。该公司目前打算用2-4年的时间,将皮棉产能扩大到20万吨,占新疆地区皮棉业务的10%-15%。由于2011年国内棉价依然处于高位,海通证券研报认为其皮棉业务的毛利率将得以提升。

      

      5月后棉价或将继续上行

      尽管预测显示今年棉花种植的面积将会扩大,但只有到10月份棉花采摘下来以后才能发挥其对市场调节作用。从目前直到今年10月份,棉花仍将紧俏。这期间,能影响棉价走势的仍是供需关系。

      江苏一家以出口高级女装为主的大型服装企业人士透露,虽然有些服装家纺企业将产业链延伸至种植,在原料供应和成本上相对占有优势,但更多的服装企业像他们一样,直接从上一个环节——纺纱厂采购坯布原料。今年坯布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0%-40%,上游纺纱厂已经将原料成本压力基本转嫁给了他们。

      以生产坯布面料、纱线等产品为主的新野纺织业绩快报显示,2010年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33.48 %和193.67%,而收入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提高了毛利率,纺织品市场好转,产品价格上升,毛利率上升。

      据长年从事棉花收购和销售的个体户巩先生介绍,纺纱厂普遍保持着较为满意的利润率,但目前纺纱厂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大型纺纱厂选择直接提价;第二种是一部分纺纱厂为了维系和下游纺织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关系,压缩一部分利润提供原料;第三种是,有一些纺纱厂囤积的产品等待出货时机。这三种策略的角力将影响棉价的未来走势。如果越来越多的纺纱厂选择转嫁成本压力或者囤积不卖,造成下游供应紧张,下游的部分纺织品加工企业将选择退出市场,从而选成订单减少,最终会倒逼上游原料降低价格,引起棉价下跌。但巩先生认为,随着今年4、5月订货会陆续进行,5月份棉价很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很有可能继续上行,甚至到达350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