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海外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调查·产业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管制“热钱” IMF政策出现重大转折
  • 3万亿日元补充预案出水
  • 内外兼修 国寿2011年分红险唱主角
  • 日本政府拟颁布限电令
  • 三大央行齐步议息 欧洲利率或率先回归常态
  • 证监会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成效显著
  • 欧盟继续严控日本食品
  • 印度全面禁止进口日本食品
  •  
    2011年4月7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财经海外
    管制“热钱” IMF政策出现重大转折
    3万亿日元补充预案出水
    内外兼修 国寿2011年分红险唱主角
    日本政府拟颁布限电令
    三大央行齐步议息 欧洲利率或率先回归常态
    证监会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成效显著
    欧盟继续严控日本食品
    印度全面禁止进口日本食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管制“热钱” IMF政策出现重大转折
    2011-04-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宙洁 ○编辑 艾家静
      IMF总裁卡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条新政,或将成为“热钱”的滑铁卢。5日出炉的一份文件显示,这一机构首次转变对资金自由流动的支持,称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对热钱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经济。

      分析人士认为,资本流入管制获IMF首肯,意味着新兴市场与“热钱”的奋战必将进行到底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艾家静

      “热钱”汹涌之下,IMF的政策出现重大转折。

      在5日发布的一份文件中,IMF正式同意各国可对国际资金流入实施管制。

      几乎与IMF转变立场同步,巴西、韩国、土耳其等经济体已对“热钱”流入实施管制,以阻止本币进一步升值并防止资产市场溢出泡沫。

      

      IMF首度放行

      根据IMF控制投机性资本流动的首份文件,如果一国的货币没有被低估、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且无法使用货币或财政政策,该国就可以控制其资本流入。

      由于IMF历史上一直主张为投资资金流动开放市场,这份文件的出台意味着该组织对此类措施的一贯立场发生转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IMF一直竭力推动资本的自由流动,但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证明了外资突然撤走的危险。

      IMF总裁卡恩表示,该组织正用“非常务实”的眼光审视资本管制,包括动用税收和利率等政策工具限制现金流在各国进进出出。

      “热钱管制无法替代正确的经济政策,”卡恩说,“但当正确的经济政策已就位时,短期使用这类工具将有必要。”

      “热钱”遇克星

      现阶段,发达经济体超低利率和新兴经济体高利率之间的利差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新兴经济体。

      早在IMF发布上述文件之前,多个新兴市场经济体政府便已经采取措施干预本币汇率,包括提高银行的外汇储备要求,对外国投资设定最低持有期限和预扣税等。

      巴西曾对流入本国股市或债市的外国资本征税,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近日也表示,在本月的七国集团(G7)会议上,他计划寻求成员国的继续合作,上个月日本遭遇强震之后,G7曾联手干预汇市阻止日元升势。

      韩国和马来西亚央行上月末也入市干预外汇市场,以抑制本国货币的升势。据韩国当地媒体报导,韩国政府已向数家资产管理公司发出通知,称政府将回笼此前投放的部分资金。该媒体认为,此举是韩国政府为买入美元的干预举措进行融资,拟回笼资金的总规模为2万亿韩元(约合18.4亿美元)。

      此外,也有交易商表示,曾发现印尼央行极力维护美元兑印尼卢比保持在8650卢比的水准,该汇率曾一度触及四年新低8648卢比。

      

      反响冷热不均

      根据IMF的声明,这份文件的名称为“框架”,而非“指引”。海外媒体评论称,这一名称体现IMF夹在新兴与发达经济体对待“热钱”截然不同的态度之间并选择折中。

      一方面,新兴市场希望得到IMF的支持,以阻拦可能破坏金融稳定的“热钱”流入。另一方面,追求自由市场经济的发达经济体,则不喜欢放行资本管制的主意,其决策者认为,应该慎用这种措施,最好把它作为最后手段。

      专栏作家马丁·哈钦森指出,这样的资本管制对于全球经济将带来庞大的不透明成本并纵容产生财政无纪律,新兴市场当局应抵制这一诱惑,阻止资金流入最终将妨碍资源优化配置。他同时认为,对“热钱”的管制存在更好的选项,包括买入他国货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