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信息披露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双刃剑出鞘 欧洲央行踏上艰难退出路
  • 日本央行推出
    万亿日元重建贷款
  • 雪上加霜? 加息考验欧洲诸国
  • 2011年,值得期待的四川长虹
  •  
    2011年4月8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双刃剑出鞘 欧洲央行踏上艰难退出路
    日本央行推出
    万亿日元重建贷款
    雪上加霜? 加息考验欧洲诸国
    2011年,值得期待的四川长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双刃剑出鞘 欧洲央行踏上艰难退出路
    2011-04-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欧洲央行7日举行的议息会议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4月7日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欧洲央行日”。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法兰克福,聚焦于在这里议息的欧洲央行。特里谢领导的欧元区央行,如期宣布了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的首次加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欧洲央行成立以来首次先于美国加息,也显著领先于英国、日本这两大西方经济体。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央行此时加息,主要是照顾到德国等核心国家的需要,但与此同时,考虑到还有不少欧元区国家仍深陷债务危机,央行并不敢大肆连续加息,并且还会继续在流动性方面对这些国家提供支持。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危险的回归之路”

      根据央行7日的声明,欧元区基准利率从1%上调25基点,至1.25%。这也是自2008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的首次加息。此次加息在市场普遍预期之中,上周接受汤森路透访问的80位经济学家中,有76位都预见到了这次加息。

      至此,在美、欧、日等几大西方经济体中,欧元区成为第一个启动加息的经济体。不过,对于这样的举动,外界仍存有异议。

      在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上月初暗示将在4月份加息之后,英国《金融时报》以“欧洲央行踏上了危险的回归之路”为题发表评论指出,鉴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仍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欧元区率先加息可能带来风险。

      与美联储不同,欧洲央行的政策目标只有一个:控制通胀。随着经济恢复增长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欧元区的通胀压力正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德国等核心国家。据央行估计,今年全年的通胀中值可能达到2.3%,高于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上限。欧洲统计局前不久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17国3月份按年率计算的通胀率将达到2.6%,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对欧洲央行来说,率先重启加息的风险在于,如果经济状况在未来出现恶化,央行可能被迫重新转入降息,进而有损央行的权威和信誉。就像在2008年7月,也就是雷曼兄弟破产前两个月时,欧洲央行为了应对通胀而宣布加息,但很快,随着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欧元区开始连续降息,并在2009年5月将利率降至1%的历史最低点。

      加息或是双刃剑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德、法等核心经济体的强健也为央行加息提供了依据。作为欧元区的火车头,德国经济不仅成功走出了衰退,更是出现了强劲的增长。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德国工业订单劲升2.4%,延续了近几个月的强势表现。德国的失业率则已降至20年低点。

      瑞士信贷经济学家陶冬指出,对欧洲央行而言,接下来加息的频率比加息本身更为重要。加息本身早已被市场消化。

      陶冬认为,欧洲央行这次罕见地比美国早加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欧元区经济的特殊结构,即德国等少数核心国家主导。总体上,在金融危机后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情况良好,但却是极其不平衡的。在德国等国家,经济甚至出现了“过热”。德国经济研究机构周四发布报告称,欧洲央行的低利率,越来越威胁到德国的物价稳定,薪资的“螺旋式上涨”态势隐现。

      因此,为了照顾德国等国家的诉求,欧洲央行不得不尽快启动加息,以遏制通胀压力。

      但在另一方面,加息是一把双刃剑,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也会对欧洲经济发展造成短期不利影响,加息会使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同时抑制消费需求。因此,考虑到葡萄牙、爱尔兰等债务沉重国家的问题,欧洲央行也不能不闻不问。为了抵消加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央行将不得不在流动性等方面给一些“问题国家”提供更大的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央行采取了对抗通胀的强硬立场,但特里谢却并没有大举推行所谓的“退出策略”。比如,特里谢已表示,至少在今年7月之前,央行将继续提供最多三个月的无限制贷款,以满足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需要。

      法国兴业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在高油价冲击全球经济并抑制消费的背景下,欧洲央行的加息会否拖累经济重陷衰退,甚至重新点燃欧洲的银行业危机,现在还不得而知。眼下能做的,就是坐视这场“伟大试验”会带来何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