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调查·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连续地量凸显市场谨慎
    反弹高度不能过于乐观
  • 八连跌后
    港股缩量回升
  • 4月A股“杀业绩” 低估值银行成资金避风港
  • 收复10日线
  • 沪指缩量反弹
  • 两市基指微涨
  • 国内商品普遍反弹
  • 三大债指联袂上涨
  • 热钱转战
    前期调整充分品种
  • 恒指上试60日均线
  •  
    2011年5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连续地量凸显市场谨慎
    反弹高度不能过于乐观
    八连跌后
    港股缩量回升
    4月A股“杀业绩” 低估值银行成资金避风港
    收复10日线
    沪指缩量反弹
    两市基指微涨
    国内商品普遍反弹
    三大债指联袂上涨
    热钱转战
    前期调整充分品种
    恒指上试60日均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连续地量凸显市场谨慎
    反弹高度不能过于乐观
    2011-05-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周一两市齐现小幅反弹,不过持续萎缩的量能凸显出场内的谨慎情绪。有机构提醒,本周进入数据和政策敏感期,需警惕上调存准率的风险。另外从中期看,机构认为基本面风险仍未完全释放。因此,尽管市场抄底情绪蠢蠢欲动,但机构判断即便短期出现超跌反弹,对其高度也不能过于乐观。

      上周末消息面比较平淡,昨日早盘沪深股指受外盘影响小幅高开,但市场追高意愿不强,股指在10点过后双双呈现冲高回落之势,终盘勉强保住上涨“果实”。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872.46点,涨8.57点,涨幅0.30%;深证成指报12125.01点,涨57.40点,涨幅0.48%;沪深300指数报3129.76点,涨8.36点,涨幅0.27%。

      两市合计成交1579.8亿元,相比前一交易日萎缩近一成。值得一提的是,沪市不足千亿的成交金额创下今年2月9日以来三个月的“地量”,表明虽然市场杀跌动能有所减弱,但抄底意愿同样不强。

      从盘面上看,受电力供不应求及电价上调预期的影响,电力板块继续走好,部分化工和新能源板块也有所表现,核能核电及高铁概念股出现较大幅度的拉升,而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表现较弱。

      有机构指出,由于领涨板块几乎都是受短期利好消息刺激,持续性不强,而前期领涨的资源品种暂未现有效企稳迹象。另外,主力资金持续流入食品饮料、医药等防御性板块,表明主力主动进攻欲望不足。因此,多数机构对于后市仍持谨慎态度。

      不止如此,本周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即将陆续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和可能的政策工具。有机构认为,目前市场预期物价仍在高位,增长担忧升温,如果数据好于预期,可能推动超跌反弹;如果差于预期,市场风险可能再度释放,但不论如何,数据公布之前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市场氛围仍将维持谨慎。

      撇开短期因素,从中期基本面看,研究机构观点亦不乐观。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中期基本面风险仍未释放。通胀和紧缩调控累积效应之下,未来一个季度甚至更久,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盈利继续回落的概率较大。一季报净利润环比历史罕见地出现负增长;二季度,经济环比回落引发需求回落,高成本对毛利率的负面冲击持续,盈利预期面临继续被下调的压力。

      事实上,虽然市场抄底情绪蠢蠢欲动,但机构对可能出现的反弹仍持谨慎态度,认为在经济、盈利、资金面的因素出现改善之前,市场难有明显的反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