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调查·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银行股仍值得看好
  • 国泰君安:成长股或有反弹
  • 短期看反弹 中期看变盘
  • 产业资本增持发出筑底信号
  • 最新评级
  • 成本费用控制力增强
    券商看好白电龙头公司
  • 行业报告
  •  
    2011年5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市场·观察
    银行股仍值得看好
    国泰君安:成长股或有反弹
    短期看反弹 中期看变盘
    产业资本增持发出筑底信号
    最新评级
    成本费用控制力增强
    券商看好白电龙头公司
    行业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泰君安:成长股或有反弹
    2011-05-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朱绍勇

      

      国泰君安近日发布策略报告指出,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降风险的明朗化可能发生在7~8月份。所以,市场短期内或有反弹,并以中小成长股为主。

      4月下旬以来A股从3000点以上一路向下杀到2800点附近,对上市公司业绩预期的担忧成为导致下跌的主要原因。对此,国泰君安分析师张晗分析,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降到20%附近,主要是营收同比下降所致。在扣除金融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之后,11年一季度可比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从10年年报的56%下降为23%。扣除金融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之后,A股营业利润率为7.5%,环比还是有所上升,所以整体利润增速的下降应该主要来自于营收增速的下降。营收同比的变化主要源于高基数效应和一定的季节性效应,反映实体需求在一季度不错。

      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下降较多,除金融和石油石化之后,A股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31亿。主要是由于库存增加,一季度库存同比上升了36.5%,比营收增速高,但缺口小于2008年。

      张晗认为,目前紧缩效果开始显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触发利润风险。机械销量下降反映紧缩效果显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存货和利润率产生影响。

      尽管企业业绩尚未遭遇价量冲击,但是紧缩效果显现和大宗商品大幅波动将会随后体现出对业绩的影响,同时投资者对许多公司预期又太高,所以,投资思路应该是寻找增速向上的或者稳定的,并且估值和预期与之匹配的公司。

      从分行业单季度盈利增长来看,增长趋势向上且可以持续的可能就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商业贸易,这些行业盈利预测增长没有显著高于Q1增速,而估值也大概匹配。盈利增长有反转向上可能是钢铁、信息设备、轻工、医药、公用事业,盈利处在高点可能是采掘、化工、有色,这些行业估值略有回落,但盈利预测依然偏高,未来下调时市场可能面临压力,并且这些行业有频率较高的追踪数据,大宗价格下降对盈利预测的传导较快。像家电、机械这类,增长可能没有再上升的动力,但估值已经显著低于增长,风险可能不大。中小创业板属于研究员预测远高于目前增速,而估值已经回到与增长匹配,反弹时属于估值能够较快提升的板块。

      报告认为,在短期内商品价格下跌之后,投资者可能会减缓对于通胀和紧缩政策的担忧,虽然企业利润将会受到冲击,但诸多行业缺乏密切跟踪的指标,盈利预测的下调将会滞后,这可能会较为显著地发生在7-8月份。

      在此之前,市场不具备系统性风险爆发导致市场继续大幅下挫的条件,更多地依然延续资金在超额收益之间的博弈,从3月中旬以来,小盘成长股(以创业板为例)落后沪深300 达到14%,大盘成长股(以机械为例)落后市场8.5%,对于交易型的投资者这可能是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