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财经海外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基金忧通胀慎言抄底 四面出击忙调研
  • 从衣食住行看经济
  • 每日关注
  • 资金避险情绪高涨 基金低风险产品持续走俏
  •  
    2011年5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基金忧通胀慎言抄底 四面出击忙调研
    从衣食住行看经济
    每日关注
    资金避险情绪高涨 基金低风险产品持续走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忧通胀慎言抄底 四面出击忙调研
    2011-05-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安仲文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记者 安仲文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目前的“交易淡季”使基金经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个股调研。记者近期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基金的仓位已降至下限,基金经理对于抄底超跌个股的说法保持谨慎。他们认为通胀依然是制约做多的核心因素,个股调研已成为这段时期的主要工作。

      南方基金研究总监史博对《上海证券报》表示,目前很难对后市走向作出明确的投资策略。“各种力量依然处于交织之中,市场可能需要耐心等候。”

      “股市近期持续走弱也与美元反弹有关。”诺安基金指出,美元阶段性反弹有利于缓解全球通胀压力,对全球经济复苏有促进作用。但就股市而言,虽然长期向好,但美元反弹在短期内会抑制股市表现。

      “市场向上或向下出现大幅涨跌的概率不大,但现在可能要更加注重防守。”长城基金副总经理韩浩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长城基金保持中性的仓位,相对看好那些供给受到限制的行业。

      显然,通胀对于基金经理的决策而言依然是挥之不去的阴霾。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指出,未来影响市场情绪的核心依然在于对通胀的看法。如果未来通胀有所缓解,无论经济是否放缓,将对市场有利;如果通胀不见缓解,经济继续回落,将出现滞涨。从目前情况看,震荡仍是目前市场主基调。

      记者同时获悉,一些基金公司已将旗下偏股型基金仓位降至下限。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透露,其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已经大幅减仓,仓位保持在75%左右,而旗下有两只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已低于70%。

      “我们担心通胀和紧缩的问题,上市公司很有可能出现业绩和估值同时下移的局面。”他向记者解释,目前股市很难出现好的投资机会,未来市场的风险可能将进一步加大,把握个股的投资机会的难度也在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股市持续走弱的环境使基金经理得以将更多精力置于个股调研上。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此前批评基金经理在市场稍好的时候就容易“待在办公室里频繁做交易。”而最近记者发现,基金经理外出调研的频率正显著加大。“现在基本上可以休息一下,做做研究也不错,弱市也主要是个股的机会。”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公司的主要基金经理这几天都在外面调研,有时一周要去好几个城市。

      上述人士向记者指出,在用电高峰期还未来临的“淡季”出现的缺电现象值得关注,调研发现目前能源节约型上市公司会显著受益,因此节电节能是长期主题,短期来看可以关注一些在合同能源管理领域占据优势的上市公司。

      大成景福基金经理杨丹认为,接下来可以关注一些优质的内需型上市公司。杨丹指出,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目前看来,前景不会一帆风顺。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必须从过去的出口拉动型转为内需拉动型。因此,在宏观政策引导和经济结构的自我演进中,受益于内需增长推动力的行业与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将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