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特别报道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公司巡礼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路演回放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观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改革先行”还是“坚定闯关” 资本项目开放引发头脑风暴
  • 两大交易所掌门热议大宗商品
  • 洪磊:
    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基金销售及托管
  • 张育军:
    争取上市银行全部进入交易所债市
  •  
    2011年5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特别报道
    “改革先行”还是“坚定闯关” 资本项目开放引发头脑风暴
    两大交易所掌门热议大宗商品
    洪磊:
    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基金销售及托管
    张育军:
    争取上市银行全部进入交易所债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改革先行”还是“坚定闯关” 资本项目开放引发头脑风暴
    2011-05-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唐真龙 ○编辑 朱绍勇
      本报记者 徐汇 摄

      对于资本项目开放,目前存在很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已经很成熟了,外汇储备多,金融机构很稳健,所以应该开放。另外一种观点是中国金融机构承受风险能力不够,过快实现资本项目开放可能会带来很大风险。

      ⊙记者 唐真龙 ○编辑 朱绍勇

      作为本届陆家嘴论坛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资本项目开放方面的话题被与会嘉宾当作主要问题反复提及。在21日的一场专题会议上,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为代表的“坚定闯关派”和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为代表的“改革先行派”观点存在分歧,在论坛上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对于资本项目开放,目前存在很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已经很成熟了,外汇储备多,金融机构很稳健,所以应该开放。另外一种观点是中国金融机构承受风险能力不够,过快实现资本项目开放可能会带来很大风险。而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十分缓慢,在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这一问题上,高层态度非常谨慎。

      对于资本项目开放问题,巴曙松指出,不能因为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而延迟进程,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来看,基本上每一次贸易项下、资本项下的开放,类似风险控制能力不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类似担心都存在。但事实证明,对中国企业、金融机构来说,他们的市场应变能力比想象的要强。对他的这一观点,包括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胡祖六、中欧工商学院教授黄明在内的专家表示认同。

      但潘英丽教授对此观点并不认同。她指出,资本项目开放是一个过程,我们没有真正开放的是8项。她认为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没有必要。“目前的开放度已经达到50%左右,不要过于盯着资本账户不开放还是充分开放,不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43项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过程,而且目前开放度已经比较高。”

      潘英丽认为中国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不成熟,从国际背景来看,现在全球短期资本的流动跟主要货币国际汇率之间相互加强的不稳定性,为我们完全可兑换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资本项目可兑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开放发展的两难。而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银行竞争力的培育,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而不是明天就马上完全开放。第二个条件,国内资本市场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内债券市场,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韩国等国的很多企业去国外借短期债券,所以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的话,就会出现期限错配和货币错配这两个问题,导致汇率大幅波动从而带来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第三个条件就是人民币汇率必须达到合理的水平。她认为,目前国内的改革要加快。

      对此,包括胡祖六、黄明在内的两位专家并不认同。胡祖六指出,资本账户开放利大于弊。他认为,很多人非常关注开放资本账户的下行风险、银行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南美债务危机等等,认为一开放账户,就带来洪水猛兽,引入世界性的危机。但维持资本控制有很大的成本,最重要的就是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给企业给投资者给居民带来很大的交易成本。“资本项目开放是我们30余年累积市场化改革的一种自然延伸,如果我们资本项目不开放,市场化的转轨过程就没有完成。我们进行了30多年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已经进入议事日程,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可兑换是利大于弊。”胡祖六表示。他认为,资本项目开放条件已经完全到位,已经不用再等待了。

      黄明认为,应该用开放来倒逼改革,并且改革的必要性很大。他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让一个不是自由的市场完全放开来,当然是值得担忧的。但是尽管有这样的担忧,他觉得中国非得往前走,“中国不管是外汇还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跟经济大国的形象极其不匹配,应该往前走,同时金融体系要加强改革。”黄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