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财经海外
  • 5:焦点
  • 6:焦点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内地企业赴港贷款
    汇兑渠道亟待规范
  • 融资担保余额近9000亿
    担保机构被适度监管
  • “君弘”俱乐部成立一周年
    国泰君安服务转型效果初显
  • 人保财险发次级债50亿
  • 大打“主题牌” 指基发行高举创新大旗
  • 战略决定竞争力
    民生银行称转型后不存在对手
  •  
    2011年5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机构
    内地企业赴港贷款
    汇兑渠道亟待规范
    融资担保余额近9000亿
    担保机构被适度监管
    “君弘”俱乐部成立一周年
    国泰君安服务转型效果初显
    人保财险发次级债50亿
    大打“主题牌” 指基发行高举创新大旗
    战略决定竞争力
    民生银行称转型后不存在对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内地企业赴港贷款
    汇兑渠道亟待规范
    2011-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时娜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时娜 ○编辑 朱绍勇

      

      内地持续调控的累积效应开始显现,越来越多资金吃紧的企业选择南下香港筹钱,一轮“发债”、“上市”混战之后,它们又将战火从香港股票、债券市场烧到了银行信贷市场。

      内地企业在港掀起融资潮

      今年以来,以房地产公司为主的内地企业在香港以IPO、配股、发债等形式融资的消息不断,而这样的情况有进一步加剧之势。继一季度恒大、佳兆业、雅居乐、碧桂园、世贸等多家开发商在港发高息债筹措资金后,进入二季度,中银国际最新发布的债券市场周报显示,富力地产、北京控股、华润置地、远洋置地、华侨城也加入发债集资阵营,集资额达58亿人民币。

      除了房地产企业,比亚迪、中国联塑、中国山水水泥等,近期也在香港发行了人民币债券。一家已经帮助多家企业在港成功发债的大型银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仍有六七十家公司在排队等待。

      而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三四月份的融资额出现明显增加,而这些集资均与内地有关。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共有18只新股在港交所通过IPO的方式上市,来自内地的公司占了13家,其余5家的集资额也主要用于拓展内地业务。而上市后通过发债、配股方式再融资的,也主要为内地公司,或者是为了开拓内地市场。

      战火烧至香港信贷市场

      除此之外,近期越来越多在内地借款无门、也缺乏上市融资平台的企业选择向香港银行信贷市场贷款融资。据香港一家大型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申请公司只要提供在香港的有效注册证明,以及一定时期内的银行往来账户记录、财务报表,便可以申请人民币或港元的贷款融资。换言之,内地企业可以通过在香港注册的分公司,从香港的银行贷款融资。

      据了解,香港的银行批出的港元贷款利率在4%至5%之间,人民币贷款利率则在3%至5%之间,较内地银行贷款利率低3至5个百分点。但银行为了控制风险,贸易贷款的期限普遍在三个月以内。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涌入,香港本地银行对贸易的贷款融资增速明显增加,香港金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本地银行对贸易的贷款融资,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同比增速保持在50%以上,今年第一季度贷款额更是飙升至3094.98亿港元,按年增长率高达57.9%,远远超过物业及制造业贷款的增幅。

      地下渠道汇回内地

      对于内地企业来说,在港融资不难,最难的是如何把钱汇回内地。

      一家天津环保材料生产企业在香港的分公司主管告诉记者,公司年初得到的一笔来自日本的风险投资,因未得到主管部门的放行迟迟没能汇回内地,目前已在香港滞留3个月,而企业现在已经到了用钱的关键时刻。

      为了把资金拿回内地,一些公司不惜铤而走险。据了解,企业将资金“曲折”转移至内地的方式大约有六种,包括虚假直接投资、虚假外贸、外币贷款和外债、向内地员工支付虚假薪酬、海外捐款等。其中,虚假外贸最为常见,规模也最大,其主要的途径是与境外关联公司合作,抬高出口价格、压低进口价格及“国货复进口”。此外,地下钱庄也是企业将资金转入的重要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