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路演回放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3:专 版
  • B4:股市行情
  • B5:市场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海水淡化产业迎来大发展 百亿“蛋糕”待分
  • 推出国际板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吗?——推进国际板建设述评之六
  • 猪肉价格继续飙涨 或推6月CPI见顶
  • 央行规范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
  • 证监会拟推保荐业务内部控制指引
  • 8基金上周扎堆申请募集
  • 两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过会
  •  
    2011年6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海水淡化产业迎来大发展 百亿“蛋糕”待分
    推出国际板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吗?——推进国际板建设述评之六
    猪肉价格继续飙涨 或推6月CPI见顶
    央行规范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
    证监会拟推保荐业务内部控制指引
    8基金上周扎堆申请募集
    两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过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水淡化产业迎来大发展 百亿“蛋糕”待分
    2011-06-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梁敏 ○编辑 刘玉凤
      工人对海水淡化设备进行巡检 资料图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意见等系列扶持政策年内出台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李静昨日在“2011青岛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大会”上透露,目前发改委正会同11部委制定《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将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同时,发改委正在编制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和海水淡化产业专项规划。

      业内人士透露,上述政策将在年内陆续出台,其中“加快海水利用装备产品自主制造的步伐”和“推进海水淡化材料国产化”等将成政策支持重点。

      ⊙记者 梁敏 ○编辑 刘玉凤

      海水淡化战略地位明确

      我国淡水资源日益短缺,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但海水资源却很丰富,海水淡化前景广阔。不过,由于我国现行《水法》中并没有将海水列入水资源范畴,有关海水淡化的相关政策很难推进,因此,明确海水淡化的战略地位显得极为重要。

      对此,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昨日表示,“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发展首先要明确“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是战略储备,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于琪洋也强调,“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将把海水淡化列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积极制定相关规划。

      这也就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将上升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的战略地位。

      

      多项举措护航海水淡化产业

      据李静介绍,为了促进海水淡化发展,目前发改委正会同11部委制定《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并将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同时,发改委正在编制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和海水淡化产业专项规划。

      权威人士对记者透露,《意见》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大沿海地区工业用淡化海水的力度,鼓励和支持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管网,建立新型水价形成机制,制定海水淡化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海水淡化投融资力度,保障海水淡化项目用海用地,加大海水淡化技术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海水利用装备产品自主制造的步伐。

      事实上,《意见》中,淡化海水入市政管网以及定价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业内关心并亟待政策解决的难题。

      今年初,严重缺水的天津市在全国率先试验将海水淡化水成规模输入市政供水管网系统。但从实践来看,成本、技术、政策等一系列原因,仍是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亚洲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说,“目前天津北疆电厂具有10万吨/日的产能,但由于担心淡化海水进入管网的安全性问题,目前每日仅有8000吨供到水厂。”

      “天津市已经委托脱盐协会对北疆电厂淡化海水进入管网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一旦这一问题破解,将有助于淡化海水入市政管网。”郭有智说。

      对此,杨尚宝也表示,目前发改委正在同住建部、水利部等相关部委对允许淡化海水入市政管网进行协商。

      杨尚宝还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鼓励建立包括投资、设备、技术在内的海水淡化产业联盟,产学商相结合,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对于中国海水淡化的市场前景,杨尚宝用一句话做了概括:中国海水淡化的春天即将到来!

      

      百亿“大蛋糕”待切

      在多举措护航海水淡化发展的背景下,专家表示,国内海水淡化市场空间巨大。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高从堦指出,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年均增速达20%以上。

      郭有智对记者表示,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场每年将会有700亿到950亿美元的规模,海水淡化产业增长最快的仍然是中东地区,其次将是中国市场。

      而此前郭有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就曾表示,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150至2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三四倍,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左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拟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中都非常重视加快海水利用装备产品自主制造的步伐,推进海水淡化材料的国产化。事实上,早在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就提出,到2020年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90%以上。

      种种迹象显示,未来海水淡化装备国产化将是必然趋势,相关投资也会剧增。分析人士指出,国内海水淡化核心设备生产商南方汇通、海亮股份、双良节能等将从中受益。

      (相关报道见封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