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产业纵深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地产投资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6月CPI创新高无悬念 下半年物价可控
  • 时政精要
  • 今日关注
  • 瞧,险资投资文化
  • 做空、唱空轮番袭击中资银行H股
  • 大券商预期A股下半年有机会
  •  
    2011年6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6月CPI创新高无悬念 下半年物价可控
    时政精要
    今日关注
    瞧,险资投资文化
    做空、唱空轮番袭击中资银行H股
    大券商预期A股下半年有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瞧,险资投资文化
    2011-06-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卢晓平

      从获得资格算起,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已经有7个年头了。但笔者发现,与证券界相比,保险投资团队称得上稳定,还不时有券商、基金业的优秀人才加盟。

      难道是薪酬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不像。险资行业人均薪酬水平只处于金融投资机构的中游。

      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番调研。但始料不及的是,上至管理者下至研究员,都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喜欢这种投资文化。

      保险业的这种投资文化内涵是什么?

      险资投资有一个基本核心,即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围绕这个核心形成的处事风格,也就是保险业的投资文化。具体讲是,目标明确,稳扎稳打,决不急功近利。表现在市场上,便是资产安全第一。

      这也是保险业的投资理念。

      如险资动辄购买蓝筹银行大盘股,常被人笑话。但对险资而言,自有其道理。因为险资年度整体投资收益率只要超过4%,基本上可以应对负债的需求。因此,一旦投资品符合要求,当然纳入其股票池中。而且,市场不稳时,银行股下跌空间有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投资风险;一旦市场走暖,有足够的筹码更换其他更有上涨潜力的股票。

      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投资思路。一般的投资者总是把自己想像成超越市场者,但最终的结局总是亏多赚少,后悔当初贪婪过分。

      顺势而为不等于没有追求。在我认识的险资朋友中,有很多是投资眼光非常锐利的。其中有一位学数学出身的朋友,他的理念很明确:市场总是对的,我们要尊重市场,顺应市场。他每天早上必做的功课,就是把国内外相关信息一网打尽,然后形成理性的判断。

      险资投资文化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深思。

      目前,券商或者基金公司的研究部门常常写研究报告卖钱。而险资的研究团队基本上服务于本公司的投资部门,市场上很难看到险资的研究报告。

      这种差异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当小团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一致时,是正相关结果;当两者利益不一致时,整体效益必将被削弱。显然,不卖钱的不会附加作秀、社会影响之类的因素,会更客观,更科学。或许研究报告卖了几百万,但失去的很难用钱买回来。

      当然,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 险资的投资文化也许只适合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