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市场调查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路演回放
  • A7:资金·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时间
  • 张卓元观点
  • 大家张卓元
  •  
    2011年7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特别报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时间
    张卓元观点
    大家张卓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家张卓元
    2011-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王晓华

      

      从我刚入行做记者至今,采访张卓元已经有10多年。如果让我评价这位采访对象, “大家”二字会脱口而出。

      任何一次采访,电话一通,那一头总是响起沉稳的声音。我跟踪过他对CPI的预期,更关注过对资源价格改革的建议,还连续报道过他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阐述……

      张卓元谈吐随和,谈到自己过去所做的研究和现实的经济问题,他总是以最通俗的语言讲述,一点也没有名人的做派和架子。他身上具备那种“大家”所有的宽和心态、奉献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态度。

      张卓元教授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和经济所研究员,他曾担任过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和《经济研究》主编。他不仅默默无闻地参与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工作和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的咨询工作,而且还致力于经济改革中一些重大问题研究,许多研究成果都已出版成册。他秉承师长风范,言传身教且不辞辛劳地提携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经济学研究人才。而他敢于直抒己见和淡泊名利的学风与做人风范,也非常令人敬佩。  

      “尽经济学家的天职”,张卓元教授年逾古稀还在身体力行这一人生信念。张卓元教授是经济学界的长者,从所长岗位退下之后依然活跃在研究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在他近几十年的研究生涯里,特别是在他年逾六十之后,还连续多次参与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工作。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经济学界的“常青树”。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张卓元曾多次为孙冶方、于光远、骆耕漠等老一辈著名学者当助手,大师们的思想给了他许多启迪,大大促进了他在经济理论研究上的成熟。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经济学界就有一些观点认为张卓元等经济学家为中国经济学界的稳健派。他一直主张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和改革都要稳中求进;同时应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以改革促进经济稳定和使经济转入良性循环。尽管这些见解遭到一些经济学家的非议,但他总是坚持,要让实践来检验。

      对于经济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张卓元教授经常是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如何改以及改什么,这些在当时都是颇具挑战性的问题。

      当时,张卓元教授就撰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改革中虽有值得注意的问题,但是绝不能把国有企业的改革简单概括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他指出,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实践表明,国有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改革在总体上是成功的,这一点不容否认。

      在经济体制改革期间,张卓元教授也发表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文章。另外,他还花费大量心血撰写了很多报告和参考文献。

      说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研究工作,他很动情地说:“研究改革开放问题是中国经济学家的天职,也是中国经济学家施展才能、报效祖国的绝好机会。”

      正因为张卓元始终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遵循改革的发展趋势,按照自己独立的学术品格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开展理论研究,从而能成为经济学界的“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