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市场调查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路演回放
  • A7:资金·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半年入账近5.7万亿
    全年财政超收局面有望再现
  • 警惕地方政府债务的三大潜在风险
  • 中欧将尽快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 企业交了税,
    个人不用再交(上接封一)
  • 两公司IPO申请18日上会
  •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13%
  • 二季度中国企业IPO融资额占全球31.6%
  • 就故障频发致歉 铁道部称力争缩短京沪高铁“磨合期”
  • 水利部力除“顽疾” 中小河流治理将提速
  •  
    2011年7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半年入账近5.7万亿
    全年财政超收局面有望再现
    警惕地方政府债务的三大潜在风险
    中欧将尽快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企业交了税,
    个人不用再交(上接封一)
    两公司IPO申请18日上会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13%
    二季度中国企业IPO融资额占全球31.6%
    就故障频发致歉 铁道部称力争缩短京沪高铁“磨合期”
    水利部力除“顽疾” 中小河流治理将提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水利部力除“顽疾” 中小河流治理将提速
    2011-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雁争 ○编辑 刘玉凤

      ⊙记者 李雁争 ○编辑 刘玉凤

      

      扭转“等、靠、要”心态,破解资金不足瓶颈,在水利部的部署下,作为水利建设薄弱环节的中小河流治理将全面提速。

      记者14日获悉,今年起,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将全面实施责任书制度,进度慢、问题多、绩效差的地区和项目,国家将减少或停止资金安排。水利部还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多渠道筹资,确保治理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河流治理。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任务,涉及8000多个项目,涉及河流长达6万多公里,钢筋、水泥、油料等作为河流治理的主要生产资料,其市场需求将被直接提振。

      

      治理“时间紧、任务重”

      尽管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中小河流的治理被明确为重点工作。但是水利部在调研中发现,项目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昨日召开的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上表示:“部分地区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项目初步设计编制深度不够,设计方案调整较多,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

      中小河流是水利建设的薄弱环节。陈雷指出,“一般年份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占全国洪涝灾害的70%~80%,死亡人数占2/3左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陈雷强调,中小河流治理时间紧、任务重,按时做好前期工作是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

      

      多方面部署除“顽疾”

      记者了解到,经费投入不足是河流治理工作的“顽疾”。近年来,河流治理实行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三个来源。而由于很多地方资金不足,于是就只愿规划,不作行动,都把眼睛盯着中央。

      “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全国有5万条,只靠中央财政,就算一年做100条,500年才能轮一回。”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曾这样表示。

      在地方政府“等、靠、要”的心态下,中小河流治理执行一直不尽如人意。对此,陈雷明确,“今年起,中小河流治理将全面实施责任书制度,水利部、财政部将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别签订中小河流治理责任书。”

      同时,水利部将实行中小河流投资计划落实旬报月报制度,对项目建设进度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对进展较慢的地区进行督办和通报。水利部还将把责任承诺落实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同中小河流治理资金和项目安排挂钩,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对进度慢、问题多、绩效差的地区和项目,要减少或停止资金安排。”陈雷明确。

      陈雷还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尽快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一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明确省、市、县配套资金比例和资金筹措责任,确保规划治理项目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二要合理利用各类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地方配套资金。三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钢筋水泥需求受提振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各级水利部门将完成5000多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治理任务,涉及8000多个项目,需要治理的河长高达6万多公里,年均需要完成1000多条中小河流、1600多个项目的治理任务。

      记者在已经印发的《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中了解到,中小河流治理的主要生产资料主要包括钢筋、水泥、油料三大类。业内人士介绍说,与砂石等原料相比,水泥作为河流堤坝的原料,其防洪和泄洪的能力更强更有保障。随着河流治理的提速,上述生产资料的市场需求也将大受提振。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初步估算,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等方面,未来五年的投资规模将“以千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