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市场调查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路演回放
  • A7:资金·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楼市调控力度加码 抑投机保供应双管齐下
  • 今年第二批稀土出口配额公布
  • 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稀土价格仍未见顶
  • 稀土收储框架初显
    重磅政策将接连落地
  • 支持力度加大 保障房建设将迎来高峰
  •  
    2011年7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楼市调控力度加码 抑投机保供应双管齐下
    今年第二批稀土出口配额公布
    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稀土价格仍未见顶
    稀土收储框架初显
    重磅政策将接连落地
    支持力度加大 保障房建设将迎来高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支持力度加大 保障房建设将迎来高峰
    2011-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支持力度加大

      保障房建设将迎来高峰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研究部署继续加强调控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和贷款支持力度,确保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11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对此,业内专家指出,今年初各地已经立下“军令状”,但实际开工状况却“冷热不均”。针对这种状况,国务院提出了明确要求,预计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瓶颈有望得到破解,保障房建设任务也将如期完成。

      

      时间过半 任务过半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新开工超过500万套,超过全年目标任务的50%。在建保障性住房预计年内建成400万套以上。

      事实上,在5月底,住建部等相关部委就已在各地督促检查保障房建设情况,以求了解保障房实际进展。地方政府的热情也比较高,陕西、河北、甘肃、云南等地纷纷表示要提前完成保障房全部开工任务。

      记者注意到,住建部方面的信息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40万套,占计划的34%。但有的地方进展仍然较慢,目前有6个省区的开工率不足20%。

      为此,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要求,确保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是下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中之重。从有关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5月份以来的短短1个月中,全国保障性住房新开工率上升16%,足见各地正加快建设步伐。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个别省份保障房开工率已经达到90%。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曾明确表示:“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是经济任务又是政治任务,是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的承诺,是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各地必须在11月底以前全部开工。其中,主体结构完工的要占到1/3以上。上年结转的项目也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基本建成400万套以上。”

      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全国保障房建设有望迎来高峰,由此,保障房的工程质量及分配等相关管理工作也提上议事日程。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分配制度和退出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平公正、管理科学有序。”

      

      加大政府投入和贷款支持力度

      为解决保障房建设中存在的资金瓶颈等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和贷款支持力度。”

      实际上,此前发改委已经制定出台《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财政部、住建部也曾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把公租房建设摆在优先突出位置,加大政府筹资力度,确保公租房项目资本金及时足额到位。各地可按照20%比例,测算公租房项目资本金需求。

      财政部、住建部发布的通知中要求,各地解决公租房项目资本金的资金来源,首先要立足于政府预算安排资金,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要优先用于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公租房项目资本金仍有缺口的地区,在按规定程序使用年度超收收入时,要相应增加资金投入。

      专家分析指出,企业债、地方债筹资形成互补,均可发挥引资作用,吸引拉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跟进,从而形成合力,产生放大效应。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通知下发后,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积极鼓励企业发债。包括陕西、北京等地也已经成立专门的保障房投资公司。其中,不久前成立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公司。

      “这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推进保障房建设的决心,这一模式如果在各地推广,未来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资金难题有望迎刃而解。”有关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