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十二五”水泥行业兼并重组 好戏还在后头
  • 刘作毅:市场是推动兼并重组的原动力
  • “汪庄饮茶”成就哈佛经典案例
  •  
    2011年8月4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特别报道
    “十二五”水泥行业兼并重组 好戏还在后头
    刘作毅:市场是推动兼并重组的原动力
    “汪庄饮茶”成就哈佛经典案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汪庄饮茶”成就哈佛经典案例
    2011-08-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祥明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王晓华

      

      2011年新年,宋志平收到一份来自哈佛商学院的礼物: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在联合重组和管理整合方面的成功经验,被列入哈佛商学院管理案例。而据记者了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经过2年半的追踪研究,于今年5月23日完成《中国建材集团推动中国产业发展》的案例,它将成为今年9月份哈佛大学商学院战略管理、总经理管理等课程的标准化教材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中国经典的联合重组案例之一,南方水泥的整合,并非一开始就得到外界认可。曾有媒体把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称为“疯狂收购”、“大跃进”。就是这个最初被质疑的南方水泥,恰恰成为中国水泥转型升级的“典范”。

      

      困局 智者眼中的机遇

      2006年,成立仅1年的中国建材在港交所成功上市,与此同时,率先在全国完成技术结构调整的浙江省水泥工业陷入了发展困境,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高度分散,众多企业在无序和过度竞争的泥潭中挣扎。

      “当时好的企业每吨水泥利润也只有1元,大多数企业亏损,浙江成为全国水泥价格的洼地,全行业亏损。”浙江水泥协会会长李辛龙回忆说,这时浙江水泥业被别人看作沼泽之地,却被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看出其中的巨大机遇,他几下江南,调研论证企业联合之事。

      2007年3月,坐落在西湖边的汪庄迎来了浙江省4家最大水泥企业的老总——尖峰水泥董事长杜自弘、浙江水泥董事长冯光成、虎山水泥董事长张剑星、三狮集团董事长姚季鑫。受宋志平之邀,几位大佬齐聚汪庄饮茶。

      同桌共饮一壶茶,从早晨直到晚霞满天,他们几乎喝了整整一天茶。虽当日饭茶聊天的具体内容已难考证,但三年后几位水泥大佬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场景足以让人心明。

      

      联合 缘分+理念

      “自己的女儿到了该出嫁的年龄,我不奢求能找到一个婆家让女儿荣华富贵,但至少男方与女方是真心相爱的,婆家不能虐待我的女儿。当时的尖峰集团已经与外资到了准备签署合同的程度,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中国建材。”杜自弘事后对联合重组做出上述比喻。

      据记者了解,汪庄饮茶前,杜自弘正准备赴马来西亚签署合作协议,而冯光成也已经与一家意大利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了定金,张剑星则接到一家化工集团的合作邀请,姚季鑫也确定了联合的意向。但是,宋志平的诚心诚意更有吸引力。

      “一拍即合也是个缘分,最主要的是我被他的思想所吸引。”张剑星事后向记者坦言,当时浙江水泥业已经形成了过度竞争,水泥企业都在思考如何生存和发展。当时还有一个外国的水泥资本大亨在中国进行“斩首行动”,想要对大的水泥企业进行收购兼并。

      “当时我们接触了很多的外资和内资企业,有很多的选择。我当时跟一个美国财团也快签约了;还有国内的一家企业,也在跟我们商谈签约。正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宋总碰到了一起,然后宋总的‘联合重组’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思想吸引了我,我们也最终选择了和中国建材合作。”张剑星说。

      “中国建材身价在亿万以上的超过50人,这些人还在给我们‘打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过去做自己的企业比现在花的功夫和力气要少得多。对这些老板们来说,报酬对他们已经不起作用了,我们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尊重’。”中国建材总裁、南方水泥董事长曹江林说。

      

      蜕变 成绩单亮丽

      “截至2010年底,我们的水泥产能从2006年初的1100万吨增至2亿吨,居世界前列。”曹江林说。

      针对水泥行业大而不强、集中度低、恶性竞争的现状,中国建材充分发挥央企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大力实施“大水泥”区域化发展战略,以旗下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为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大力推进淮海、东南、北方区域的联合重组。

      “5年中,中国建材联合重组的水泥企业超过180家,水泥年产能超过2亿吨,创造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的奇迹和企业整合的范例。”曹江林说。

      “我们联合重组能取得成功,与我们实施的‘央企市营’机制创新分不开。‘央企市营’的核心是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股份制、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用市场化方式把央企的品牌、资金实力与民企的市场活力有机融合,实现了包容性成长。”曹江林说。

      对于未来前景,宋志平更是乐观。

      “我刚从俄罗斯回来,目前俄罗斯的水泥价格还在每吨100美金,而且即将涨到120美金。”因此,宋志平分析判断,国内水泥价格必然回归。

      而且,国家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对建材的需求是刚性的。国家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淘汰落后限制新增产能也不会有改变。

      “过去的十年,市场刚性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在未来的节能减排中,我们这种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就会首当其冲。水泥减量化发展,我们的好机会就来了。”宋志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