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梳理政府债务的四个角度
  • 将能源视作一般商品的观念
    非尽快扭转不可
  • 犹太哲人三个永恒问题——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廿七
  • 信用评级:欧盟憋着气欲从标普们手中分杯羹
  • 莫非环保核查真只是装个样子?
  • 控物价应有前瞻性总体宏观思路
  •  
    2011年8月4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梳理政府债务的四个角度
    将能源视作一般商品的观念
    非尽快扭转不可
    犹太哲人三个永恒问题——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廿七
    信用评级:欧盟憋着气欲从标普们手中分杯羹
    莫非环保核查真只是装个样子?
    控物价应有前瞻性总体宏观思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犹太哲人三个永恒问题——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廿七
    2011-08-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 涤
      孙 涤

      犹太哲人三个永恒问题

      ——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廿七

      本系列经久讨论“青铜法则”,是因为这是市场博弈所必须遵循的。无论在个人家庭、企业组织、公共政策,乃至国与国的层面上,市场博弈行为都能引起人们经久不衰的兴趣。

      对眼下的中国人而言,生计多在市场里争得,而价值追求也是通过市场获得的。这与三十多年前迥然不同,其间的差别比起三十年前后的深圳更有过之。不论是年纪三十岁不到,还是开放前就已成年的,都得到市场去遛遛,证明“是驴是马”。结果却常常出乎自身预期,也出乎他人意表。这都反复说明,市场即使有其规律,也绝不轻易就能为人所驾驭。市场行为原本就是博弈,不理性或者太理性,同样难以胜出。那些自诩把握了和兜售着“市场规律”的先生们往往错得离谱,下不来台是司空见惯的,先被淘汰的也不鲜见。

      有位哲人曾大发感叹,“人生是一系列棘手而敏感的博弈”, 针对的就是市场中的人生。

      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这个假设是主流学说几乎所有理论模型的前提,也成为诠释现实世界经济现象的大困扰。人不受拘束追求自利就能使市场运作有效而达到最佳效益?市场能把运作其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理性的人和理性的市场又是怎样互动而相得益彰的?教科书里对这些的推导逻辑分明,然而一到个人或组织的决定或政府国家的公共政策的抉择时,产生的纷争恐怕比形成的共识还要多。在经济学大师(甚至诺贝尔奖得主)之间,常常在一些“基础问题”上(比如税收的经济后果)有着南辕北辙的判断,对“基本史实”(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成因和恢复)的描述上也是大相径庭。让人不得不质疑,个人和组织越是理性就越能自由,越是追求自利就越能产生效益的推论。

      从观察和反思出发,而不囿于学理,这些困扰其实并不费解。我们的前辈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涂炭,笔者这辈亲历过文革浩劫,年青一代又尝到了金融海啸的苦头,难道还不足以让人避免轻信盲从?有些人设想,如果把人都改造成雷锋,世界就能变得完美;又有人设想,如果大家都修炼成特蕾莎修女,世界就能变得和谐;而经济学家设想,如果大家都能纯然理性和十足自主,市场就不会有问题。然而更“硬”的道理是,作为数百万年漫长进化的结果,人类无法在短期内改造和被改造成理想境界的理性人。

      笔者对这类问题怀有兴趣。以长年的观察体验,笔者确信,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市场的博弈过程才能推进,同时相信,“个人到达幸福”和“社会臻于和谐”依存于目标的设定,远远不止简单的经济效率问题。从目标选择到目标完成,乃是基于人类社会文化和信仰的追求。这需要同时顾及怎样确立目标,如何衡量目标是否达成、完成到什么程度,以及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即需要回答三类问题:目标的正当性(propriety),目标的效果性 (effectiveness, 即正当的目标能否达成),以及达成目标的效率 (efficiency)。

      那么,怎样的个人是合度的?怎样的社会算是公义的?人类在设定值得孜孜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时,既无法靠效率理性的计较来推导,也无法为效率理性所取代。哲学家业已证实, “应当怎样”是不能由“是什么”来推导的。通俗地讲,“快”、“多”、“省”并不保证就能得到“好”的结果。怎样的目标值得人们费心费力去追求,就好比旅行的目的地(正当性),选定了目的地才谈得上达到的方向和方法(效果性),才能盘算完成效果的成本效率。

      在目标设定方面,经济管理等行为科学的真正大师赫伯特·西蒙有他启示性的感悟:人类作为社会动物,在满足存活的要求后,“就追求两类重大的体验。第一类最深刻的需求,是运用其技能去响应挑战,这可以是击出一记好球,或是漂亮地完成一项任务;第二类最深刻的需求则是,寻求和一些同类建立有意义的和谐关系:爱及被爱、尊重及受尊重、分享经验、为共同目的而工作。” 好莱坞有一位大导演的比喻也很生动。他说,为了制作有真正创意的动画片,他才选择“坐火箭”,而赚钱是给火箭备足燃料而已。

      对这类“永恒的问题”的探索将没有穷尽,除了提醒人类理性有其固有的限度之外,笔者觉得重复下面的三个问题,有助于思考如何在市场里博弈而得到幸福。这三个“永恒的”问题是两千多年前由一个犹太哲人“希莱尔”拉比(Rabbi Hillel)提出的。希莱尔问道——

      要是我不为自己,那么谁会为我?

      要是我不为别人,那我又是什么?

      要是我现在不去做,要等到何时?

      个人和群体在市场中博弈,有成效的自利追求或多或少都与三个问题相联系,而困扰和挫折感直接间接地都会递归到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