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信息披露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营销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版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汇添富基金刘子龙:金价中长期上涨仍是大概率事件
  • 变形金刚大战芝加哥
  • 7月基金业绩分化 大公司排名靠前
  • 如何寻找你的基金“Mr. right”
  •  
    2011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汇添富基金刘子龙:金价中长期上涨仍是大概率事件
    变形金刚大战芝加哥
    7月基金业绩分化 大公司排名靠前
    如何寻找你的基金“Mr. right”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7月基金业绩分化 大公司排名靠前
    2011-0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慧娟

      ⊙本报记者 王慧娟

      

      七月A股行情先扬后抑、震荡中走弱,使七月上证指数下跌幅度超过2%。板块方面,受益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反弹,投资中小盘股的基金“挤占”了涨幅榜的大部分名额。

      随着“红七月”预期落空,各只基金月度的业绩差距加大也成为7月基金市场的主要特点。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截止7月31日,多达760余只的各类基金中,既有112只净值涨幅超过2%的领涨者,也有117只净值跌幅多达2%以上的弱势品种;月内净值涨跌幅最大差距高达13%以上。但大牌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的排名依然凸显,广发、华夏旗下多只基金继续领跑。

      面对弱市行情,广发基金旗下多只基金不仅逆市上扬,而且拔得头筹,表现颇为神勇。据海通证券数据统计,截止7月31日,广发策略优选基金在最近三年、最近一年、最近三个月偏股混合型基金超额收益率的排名中,分别列第7、第5和第3位。同时,广发核心基金在最近两年、最近一年、最近三个月,239只同类型基金的超额收益率排名中,分别列第18、第10和第3位。

      特别是广发聚瑞的业绩表现兼具爆发力和持续力,成为全能冠军。

      二季度行情中,广发基金旗下多只基金重仓的酒类、建筑建材以及医药行业个股均大幅领跑二季度行情,而强调个股的成长性、盈利的确定性和个股的估值也成其获得良好业绩的撒手锏。广发核心精选的基金经理朱纪刚表示:从选股的角度,判断个股能不能独立于大盘的走势可能更容易把握一些。因为大盘点位的涨跌对个股的影响远远没有这个企业本身的经营变化的波动大。所以去选择一些消费类、成长行的股票去把握企业经营变化波动的变化可能相对比较容易。

      7月后半段,市场情绪也出现了微妙变化。各个机构和不同的投资者开始对A股后市的看法出现分歧。对于后市的看法,朱纪刚判断,A股指数很可能是以震荡为主,A股出现2007、2009年那样的大牛市的机会可能性并不大。他认为,这种波段的机会对操作层面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一点。从个人的角度就是去更好的把握这种业绩确定的增长的机会,在能考虑到个股的估值变化的同时,适当的管理一下自己的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