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人民币升值或为未来宏观调控重要选择
  • 预算法修订再延迟 地方自主发债年内无望
  • 寻找跨越周期的成长股
  • 研究报告预测今年中国GDP增9.28% CPI涨5.34%
  • 专家称通胀上月达到高点 物价有望渐趋稳定
  • 樊纲:美债违约可能性几乎为零
  • 吴晓灵: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缺口5年内超4000亿元
  • 上海迪士尼专线预计今年施工 度假区“容颜”初现
  • 两部门发布支持
    商圈融资发展指导意见
  •  
    2011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人民币升值或为未来宏观调控重要选择
    预算法修订再延迟 地方自主发债年内无望
    寻找跨越周期的成长股
    研究报告预测今年中国GDP增9.28% CPI涨5.34%
    专家称通胀上月达到高点 物价有望渐趋稳定
    樊纲:美债违约可能性几乎为零
    吴晓灵: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缺口5年内超4000亿元
    上海迪士尼专线预计今年施工 度假区“容颜”初现
    两部门发布支持
    商圈融资发展指导意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预算法修订再延迟 地方自主发债年内无望
    2011-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牡霞 ○编辑 艾家静

      ⊙记者 张牡霞 ○编辑 艾家静

      

      一推再推,预算法修订立法仍难成行,使得地方自主发债更显得“道阻且长”。

      记者21日了解到,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将于8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委员长建议的审议内容当中并不包括预算法修订草案。

      据了解,2010年年初,全国人大、财政部等部门合力完成了一份预算法修订方案,原计划在2010年8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经过10月、12月两次常委会的审议后,于今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

      然而,由于对部分问题存在分歧,计划变更为今年4月进行初审,但至今预算法修订仍未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议程。

      预算法修订进程的一再放缓,也使得地方自主发债的道路显得更加曲折。

      尽管一些人士认为,现行预算法的规定为地方试点自主发债留下了口子,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地方政府要进行完全的自主发债,仍然需要对预算法关于地方发债问题的规定进行修改。

      据悉,关于地方发债问题,现行预算法规定是,“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债”。而2010年的修订方案当中,调整为“在整体计划之下,经批准,地方政府可以发债”。由否定表述变为肯定表述的背后,将是地方发债合法化的重大变化。

      不过,备受关注的东部沿海省份试点自主发债问题,在年内实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根据安排,今日(8月22日),财政部将代理招标年内第五期地方债,总额为236亿元,加上前四期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地方债,今年地方债发行计划已经完成近六成。8月29日,财政部还将代理发行第六期地方债240亿元,届时,今年地方发债计划将完成七成。

      从7月初开始发行首批地方债,到8月底即完成七成,财政部代理发地方债的速度可谓十分迅猛。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样密集的发行似乎说明,有关部门并没有在年内进行地方自主发债试点的打算。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将继续由财政部代理发行,不会让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该消息还指出,目前关于地方政府发债,仅有允许未来发行的共识,具体操作尚未形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