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人民币升值或为未来宏观调控重要选择
  • 预算法修订再延迟 地方自主发债年内无望
  • 寻找跨越周期的成长股
  • 研究报告预测今年中国GDP增9.28% CPI涨5.34%
  • 专家称通胀上月达到高点 物价有望渐趋稳定
  • 樊纲:美债违约可能性几乎为零
  • 吴晓灵: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缺口5年内超4000亿元
  • 上海迪士尼专线预计今年施工 度假区“容颜”初现
  • 两部门发布支持
    商圈融资发展指导意见
  •  
    2011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人民币升值或为未来宏观调控重要选择
    预算法修订再延迟 地方自主发债年内无望
    寻找跨越周期的成长股
    研究报告预测今年中国GDP增9.28% CPI涨5.34%
    专家称通胀上月达到高点 物价有望渐趋稳定
    樊纲:美债违约可能性几乎为零
    吴晓灵: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缺口5年内超4000亿元
    上海迪士尼专线预计今年施工 度假区“容颜”初现
    两部门发布支持
    商圈融资发展指导意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吴晓灵: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缺口5年内超4000亿元
    2011-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俊岭 ○编辑 艾家静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艾家静

      

      我国银行业资本压力与日俱增,每年逾千亿元的巨大资本金缺口如何补充,已引起高层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20日表示,随着国内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银行普通资本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据相关部门研究发现,国内几家系统性的重要银行在近5年内会有4000至5000亿元资本金缺口。

      吴晓灵是在当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吴晓灵指出,《巴塞尔协议3》的出台和实施,对银行业影响深远。

      “尽管《巴塞尔协议3》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和资本质量的要求,但目前对国内银行业来说问题不太大。”据吴晓灵介绍,目前国内系统性银行的核心资本能够达到9%左右,整体资本充足率在12%左右,“应该说短期之内,特别今年是问题不大的”。

      不过,吴晓灵补充说,目前中国银行业问题并不大,但要保证贷款规模增长,则面临补充资本金的压力。按系统性银行4000亿、5000亿元的资本金缺口,每年则需补充1000多亿元,这几乎占到了每年近万亿资本市场融资的10%,不可谓不大。

      在补偿资本金方面,吴晓灵提醒银行,如若要补充资本金,则必然面临以下问题——如果完全靠市场融资,则可能会稀释国家在系统性银行的股权;如果要保持跟市场同步,通过其他途径补充资本金,则可能会增加财政负担,两者如何权衡,值得引起注意。

      在资本约束的情势下,中国银行业如何继续可持续发展?吴晓灵指出,银行业应大力发展包括理财产品在内的中间业务,这是银行业提高利润率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她建议银行理财产品做到其资金和资产一一对应,银行理财产品应向资本、信托回归,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