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避险情绪升温 海外机构现金持仓水平飙升
  • 股市仍值得看好
  •  
    2011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基金·海外
    避险情绪升温 海外机构现金持仓水平飙升
    股市仍值得看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避险情绪升温 海外机构现金持仓水平飙升
    2011-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避险情绪升温

      海外机构现金持仓水平飙升

      ⊙本报记者 朱周良

      

      7月底、8月初以来,全球股市连续暴跌,数万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在市场大跌之际,那些最专业的机构投资人又作何感想、如何应变呢?

      来自美银美林的全球月度基金经理调查结果显示,机构投资人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未来12个月将显著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与金融危机期间稍有不同的是,现阶段投资人虽然对现状和前景感到失望,但并没有“绝望”。相当一部分受访基金经理认为,世界经济能够避免二次衰退。

      

      衰退不大可能

      在8月份的基金经理调查中,净占比13%的受访者表示,世界经济将迎来一段时间的疲软增长。相比7月份,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当时,还有净占比19%的基金经理人相信,全球经济未来12个月将出现改善。本次调查在8月5日至11日进行,期间全球股市累计跌幅高达两位数。调查共涉及全球范围内的244位基金经理,管理的总资产为7180亿美元。

      经济前景黯淡也影响到机构对企业盈利前景的判断。8月份,基金经理们对企业盈利的信心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逆转。净占比30%的基金经理认为,企业盈利未来12个月会出现恶化,而在7月份的调查中,还有净占比11%的基金经理相信,企业盈利将出现好转。

      尽管悲观情绪弥漫,但很多专业投资人依然没有对前景彻底丧失信心。8月份的美林调查显示,净占比42%的受访机构仍相信,世界经济未来一年不可能出现衰退。

      随着经济和市场前景再现变数,投资人的避险情绪显著升温。最新调查显示,机构的现金持仓水平飙升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在大跌之际,投资人纷纷撤出股票等高风险资产,特别是周期性的股票。

      8月份的调查显示,资产配置者们削减股票持仓的速度,创下该调查启动以来的最高水平。净占比2%的受访基金经理仍超配股票,显著低于7月份的35%。今年2月份时,该比例曾达到67%的纪录高位。基金经理们还削减了对大宗商品和其他另类投资的曝险。

      现金持仓飙升

      从具体的资产类别看,随着股市暴跌不止,股票特别是周期性的股票成为重灾区。比如,机构对于工业类股票的配比8月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环比降幅达到27%。8月份净占比16%的受访者选择低配工业股,而一个月前还有11%的人超配这一资产类别。8月份,超配能源股的受访基金经理净占比降至14%,仅为一个月前的一半。银行股也继续被看空,不过,相比前一个月,低配银行股的人数占比仅增加了4个百分点。

      四分之三的受访基金经理目前认为,经济周期风险是目前市场稳定的头号风险,7月份这一比例为42%。对经济前景的疑虑,促使基金经理们大举抛售周期性股票资产。

      不过,在市场动荡中,黄金再一次成为避险利器。但随着金价不断创出新高,投资人对这类资产的风险意识也在增强。8月份,净占比43%的受访者认为,金价已被高估,一个月前这一比例为17%。

      受访的基金经理中,有净占比38%的受访者增持现金,较前一个月的15%增长一倍,为2007年8月以来最大月度涨幅。

      8月份,机构投资人平均持有5.2%的现金资产,高于7月份的4.1%。也非常接近于在2008年12月金融危机顶峰时期的5.5%。净占比30%的受访基金经理表示,他们当前的现金配比高于基准水平。上述两项数据都创下自2009年3月即这轮牛市启动以来的新高。

      

      美国人气骤降

      从地区来看,投资人对美国的悲观情绪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地区,而人气跌落的速度,也是有纪录以来罕见。8月份,净占比1%的受访基金经理低配了美国股市,而在7月份,还有23%的人超配美股。

      与此同时,美国的基金经理们对于经济的信心也出现180度的大反转。8月份,净占比14%的受访基金经理认为,美国经济将恶化,而在两个月前的6月份,还有净占比29%的受访者预计,美国经济前景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欧元区被很多人认为是危机的主要源头之一,但8月份,机构对于这一地区的抛售却并不是最严重的。尽管总体上基金经理仍低配欧洲股市,但低配的程度已有所减轻。8月份,全球范围内净占比15%的受访基金经理选择低配欧洲股市,低于7月份的21%。

      不过,在欧洲本土,机构投资人的信心却下降得更为明显。净占比71%的欧洲本土受访基金经理预计,欧洲经济将走弱,显著高于7月份的22%。不过,大多数人仍坚持认为,欧洲经济不会再次陷入衰退。

      

      中国魅力再现

      新兴市场是唯一在8月份仍获得青睐的地区,尽管在大跌之际,机构投资人也削减了对这一传统高风险领域的资产配置。8月份,净占比27%的全球受访基金经理仍超配新兴市场,这一比例较一个月前下降了8个百分点。相比一个月前,机构投资人对新兴市场的乐观情绪稍有下降,但人气下降的幅度较美国和欧洲要小很多。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股市重现暴跌之际,中国在全球机构投资人心目中的吸引力再次凸显。不管是全球还是地区的基金经理,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都有所改善。8月份,仅有净占比11%的全球受访基金经理认为,中国经济可能走软,而在6月份和7月份,这一比例分别高达40%和24%,可见,机构投资人对中国的看法正在不断改观。

      美银美林全球研究的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哈特尼特表示,从投资人减持股票、增持现金的情况看,市场已经“缴械投降”,特别是在美国。但他也注意到,投资人对于中国重拾的信心,在全球股市一片大跌的阴霾中尤其惹眼。

      摩根士丹利上周发布报告称,由于美欧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可能陷入停滞,中国经济明年的增长可能有所放慢,但总体上受影响的程度应相对有限。大摩仍维持对中国经济今年增长9%的预期,明年的增长预期则从9%降至8.7%。

      大摩认为,如果外部经济显著放缓,中国也不可能完全独善其身。但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中国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一是中国对净出口作为增长引擎的依赖已经开始下降,二是相信政府仍有能力在必要时作出政策反应,确保经济不会严重下滑。

      德银的分析师也发布报告称,鉴于美欧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冲击,中国2011年和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低于此前预测。不过,虽然德银谨慎看待未来几个月的市场表现,但该行仍预计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有望从当前水平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