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新基金更易吸引基民“投资注意力”
  • “喜新厌旧”不足取 理性选基是“王道”
  •  
    2011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互动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互动
    新基金更易吸引基民“投资注意力”
    “喜新厌旧”不足取 理性选基是“王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基金更易吸引基民“投资注意力”
    2011-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宁
      郭晨凯 制图

      ⊙本报记者 丁宁

      

      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持续扩容,且在种类上不断推陈出新。新产品的持续面世一方面为基民投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也使得基金销售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老基金的持续营销更是因此变得力不从心。

      上周,中国证券网进行了题为“年内基金产品持续扩容,您在投资时会优先考虑老基金还是新基金”的网络互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基民具有“喜新厌旧”的投资“倾向”。

      数据统计显示,有2005名网友投票选择了“赎回老基金认购新基金”,选择该选项的网友人数占所有投票总人数的42.26%;有1328名网友投票选择了“用现有资金认购新基金”,选择该选项的人数占所有投票总人数的27.99%。由此不难看出,在基金销售市场,新基金的人气要明显高过老基金。

      此外,有769名网友投票选择了“没有特别偏好,视情况而定”,占比16.21%;仅有643名网友投票选择了“申购老基金”,占比仅为13.55%。

      国投瑞银总经理助理刘凯表示,新老基金如果是同类型的产品,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劣,在不同的市场预期条件下,反映在投资收益上各有利弊。如果是短期市场出现明显的上涨行情,则老基金由于仓位高,其收益会明显好于新基金;如果是短期市场出现震荡甚至是下跌的行情,则新基金由于还处建仓期,可以控制仓位和建仓速度,下跌行情中在净值损失方面将会好于老基金。

      不过刘凯也指出,这种差别仅在短期内是较为明显的,一旦建仓完成,实际上新老基金的差别更大程度上反映的还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差别,与是否新老基金无关。“所以,目前点位是否选择新基金,取决于两个判断:首先是你对该基金投资方向和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的判断,其次是你对短期后市的判断”。

      “一般而言,在类似的新基金和老基金之间并无明显优劣,”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刘亦千也表示,但因老基金有历史业绩可以参照,易择优投资,更加值得关注。他认为,如果判断未来市场将持续震荡下跌,新基金具备相对优势;但若判断市场将震荡上扬,老基金可能更具优势,且老基金有过往运作历史可以参考,更易择优。

      在谈及选基标准时,刘亦千建议投资者,立足于投资者自身的投资诉求和风险诉求基础上,购买基金应当主要考虑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基金经理的稳定性、历史投资业绩和投资风格、基金的产品设计特点和运作风格等因素。“老基金主要关注过往历史业绩和所体现出来的投资风格,新基金应当优先关注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和拟任基金经理的投研经验和过往投资业绩”。

      基金专家与读者互动

      每周四14:00-15:30

      你有什么话题,欢迎来信告诉我们

      E-mail:xiewg@ss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