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基金平均仓位小幅上升 六大公司集体加仓
  • 南方上证380今日首发
  • 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正在发行
  • 基金扎堆深证300指数 系列指数产品呼之欲出
  • 华泰柏瑞杨景涵:看好绝对收益产品
  • 石油基金,对冲高油价的新选择
  • 博时中标汉口银行年金项目
  • 广发制造业精选股基正在发行
  • 汇添富旗下两基金获评五星基金
  • 新兴市场基金
  •  
    2011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基金平均仓位小幅上升 六大公司集体加仓
    南方上证380今日首发
    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正在发行
    基金扎堆深证300指数 系列指数产品呼之欲出
    华泰柏瑞杨景涵:看好绝对收益产品
    石油基金,对冲高油价的新选择
    博时中标汉口银行年金项目
    广发制造业精选股基正在发行
    汇添富旗下两基金获评五星基金
    新兴市场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石油基金,对冲高油价的新选择
    2011-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宜宜
      徐宜宜

      每一位投资者可能时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加油站加满一箱油,付出的油钱不断增加;出门乘坐出租车,发现出租车费再次上调。很多投资者对不断高涨的油价只能望而兴叹。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抗油价上涨,最好的办法是将财富的一部分主动地纳入到全球石油经济链的闭合圈中,做全球石油产业的“股东”。通过获得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来有效地对冲油价高涨对购买力的侵蚀。

      投资全球石油指数基金,目前可能是加入全球石油经济闭合圈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首先,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是谈到石油这个关键性大宗商品,无论是探明储量还是开采能力,我们都处于不利的地位。根据国际石油信息局权威统计,我国国内的石油储量不及全球的2%,人均石油拥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0%(数据来源:IEA 2011年全球石油储量数据)。从2008年以来到今年的上半年,我国石油消费平均每年增长8%,而同期石油对外依赖度则从50%提高到了目前的55%(数据来源:工信部2011年8月2日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虽然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回落,但与2000年的20美元一桶相比,目前80美元一桶左右的价格依然称得上是飙升。与国人承受高油价形成鲜明对比,同一时期,美国老牌石油企业美孚的年利润从170亿美元提高到了440亿美元,巴西石油的股价上涨近400%,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的股价更是上涨了780%。这些优秀的公司都是标普全球石油指数中重要的成分股。

      普通投资者也许会问,如果投资石油指数,是不是能在相当程度上对冲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答案是肯定的。

      以2009年上海零售93号汽油价格为基础,我们发现汽油调价时间窗口分别是2009年1月14日至6月30日,2009年9月29日至2010年4月14日,以及2010年10月26日至2011年4月7日。93号汽油的价格从期初5元一升涨到了7.8元一升,累计涨幅为56%。在这三个时间段内,标普全球石油指数的回报分别为15.44%,9.07%和27.36%,累计回报率高达71%,明显跑赢了油价。投资者非但没有为油价上涨多付一分钱,还多赚了钱回来。可以说,对于投资石油指数基金的投资者来说,油价反而变得更便宜了。

      人们在股市里拼杀搏击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投资的真正目的。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投资就是放弃当前的消费,以期获得超过通货膨胀的回报,为未来更有质量的消费提供物质基础。基于这个理念,投资者适当地安排一部分资产,通过投资石油指数基金,参与到石油经济的闭合圈中,其效果类似于率先“认购”了未来的石油的消费并将其消费成本“锁定”在当前的指数价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无疑是一个明智的资产配置选择。

      (作者系华安上证龙头ETF及联接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