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基金平均仓位小幅上升 六大公司集体加仓
  • 南方上证380今日首发
  • 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正在发行
  • 基金扎堆深证300指数 系列指数产品呼之欲出
  • 华泰柏瑞杨景涵:看好绝对收益产品
  • 石油基金,对冲高油价的新选择
  • 博时中标汉口银行年金项目
  • 广发制造业精选股基正在发行
  • 汇添富旗下两基金获评五星基金
  • 新兴市场基金
  •  
    2011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基金平均仓位小幅上升 六大公司集体加仓
    南方上证380今日首发
    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正在发行
    基金扎堆深证300指数 系列指数产品呼之欲出
    华泰柏瑞杨景涵:看好绝对收益产品
    石油基金,对冲高油价的新选择
    博时中标汉口银行年金项目
    广发制造业精选股基正在发行
    汇添富旗下两基金获评五星基金
    新兴市场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兴市场基金
    2011-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华基金

      

      他到过泰国的橡胶园,在中国农村坑坑洼洼的路面上骑过自行车,他总在那些爆发政治、社会和经济骚乱的国家中寻找有投资潜力的公司;他每年的空中行程长达10万英里;他没有个人生活,几乎以旅馆为家;他被誉为投资界的“印第安纳·琼斯”。他是马克·默比乌斯,全球新兴市场的代名词。

      马克·默比乌斯出生在一个复合型家庭,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来自波多黎各,家里经常聚满了来自波多黎各讲西班牙语的亲戚和讲着德语的朋友,默比乌斯回忆,这种环境培养了他全球的思维模式。

      默比乌斯与新兴市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其大学时代,默比乌斯有过一段香港的经历,1972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投资在中国》,为那些想在华投资的西方人提供指导。

      1986年,默比乌斯作为基金管理人开始向新兴市场投资,当坦普尔曼基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请设立“新兴市场”基金时,甚至都没有“新兴市场”这个概念,那时的新兴市场还被称为“欠发达国家”,到后来,作为世界银行的组成单位之一国际金融公司才发明了“新兴市场”这个词。

      在喧嚣躁动充满了各种各样不确定性的“新兴市场”投资,默比乌斯有着“印第安纳·琼斯”一样的探险冲动和热情,他勇敢而乐观的面对新兴市场上来自国家政治经济诸多领域的风险,比如,1989年,菲律宾政变,默比乌斯依然坚持投资,“我们的结论是,无论政变的结局如何,这个国家还会沿着以往的道路继续下去,当时的经济发展势头比较好,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投资的风险值得一冒。”事实跟默比乌斯预计的一样,3年后,当时他们投入的资金翻了一番。

      与印第安纳·琼斯不同的是,作为一个专业投资人,默比乌斯对每一笔投资都保持着应有的审慎和小心翼翼,比如,严格的自下而上的个股精选策略,“对新兴市场而言,想得到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消息非常困难,得到的多半是过期的,不准确的,与其费力地寻找宏观统计数字,不如遵循自下而上的方法”,比如,对于价值投资的坚守,“价值就在于别人不买反卖的东西中”,这种逆向思维衍生出另一项投资美德——耐心,“你必须要有很强忍耐力,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一旦他认定并买进了一只股票,它往往就会在坦普尔曼的投资列表上保持5年,这是坦普尔曼基金的平均持股期。莫比乌斯告诫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如果没有比手中现有股票便宜15%以上的股票可买,那就绝不要卖出手中的股票。

      无疑,马克·默比乌斯的新兴市场淘金之旅是成功的:他在泰铢崩溃之前放缓在该国的投资步伐,在俄罗斯经济就要起飞的时候加大投资力度,又在该国市场崩溃之前撤离俄罗斯……坦普尔曼新兴市场基金在设立后的10年中,年平均收益达到23.3%,而同时期美国普通投资基金的年平均收益只有11.4%。

      正如默比乌斯所说,新兴市场的故事是正常和希望的故事,“无论明天我们在哪儿降落,那儿都会是个值得探访,值得开发的迷人的地方。”